原生家庭

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原生家庭,好遥远的一个名词,带着些许沉重。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来自非常典型的女强人家庭,女强人的家庭常常是鸡飞狗跳的,标配是一个强势的母亲,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一个懦弱不自信的儿子,和一个相对强势的女儿,这样的家是冰冷的、吵闹的、也是我不留恋的。

在这个家里,我常常是个旁观者的角色,看父亲与母亲的争执,看母亲对哥哥的“恨铁不成钢”,看父亲与哥哥的相互厌恶又无可奈何……这个家被数不清的战争、抱怨充满,作为家里的长子,哥哥在前线为我抵挡了太多父母施加的负面的东西,我常常躲在后面观察各种不适宜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及时调整自己,避免受伤害。印象中哥哥的眉眼不是明亮有神的,常常皱着眉头、带着伤痛、眼神躲闪。哥哥后来上了大学,离家很远,我发现哥哥并不是生来就是一个忧郁的人,他的照片和在家里如此不同,离家之后的哥哥笑容灿烂、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勤工俭学,在大学就挣钱养活自己。哥哥并不像父母所认为的那样,似乎总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总结一下,我的家是有毒的。

后来我和哥哥分别组建了家庭,从这样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必须要比很多正常家庭出生的孩子经历更多痛苦、挫折,才能涅盘重生。

比如我,在结婚后就和对方及对方的家庭矛盾重重,在我们关系的最冰点,我说离婚,他也不甘示弱,强硬的说离就离!我俩一起来到了民政局外面,我几乎都听到办公室人的说话声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竟然先认怂了。这对我来说是多丢脸的事啊!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先生给了我非常热烈的回应,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使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女性可以不必那么强势,有时候适时的婉转、示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那是我第一次改变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知道自己性格强,常常觉知到自己像母亲,我都告诉自己我不要女强人的家庭,我要做贤妻良母。

受原生家庭氛围影响,我发现自己爱生气,好像过段时间不生气就不正常。在接触心理学之后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通过记录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是有规律、有周期性的。我发现自己每月26号左右都会生气,这可能和我的体质有关系,于是我在那个日期附近就有了觉知,那几天让自己放松一点,逛逛街、吃点好吃的、和朋友聊天交流、或者写东西,把自己负面的东西排解出去。渐渐地一个月不生气、两个月不生气…半年不生气。后来我发现每到半年我和爱人会生一场很大的气,事情往往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爱人会发很大的火。我很委屈,觉得我这样的脾气不去挑别人毛病就好了,竟然还会受气。今年我发现我们竟然没有半年一次的战争,和爱人说起来俩人都笑了,爱人说他也在改变自己。

成长于没有爱的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往往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不会爱。生育、养育孩子让我学会了爱。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爱,得到爱就幸福了。和孩子在一起,我发现并不是这样,我发现付出爱的一方才是最幸福的。无私、不求回报的爱,甚至爱你是我自己的事,和你爱不爱我毫无关系。孩子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人,学会爱人以后我会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被爱填满的人也一直在得到爱,爱不是一潭死水,爱是流动的,让我们的心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这十多年,我一直在改变自己,通过学习、体验、感知重新把自己养了一遍。

哥哥结婚时找到的是不强势、温顺、夫唱妇随的对象,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几年和父母的矛盾后搬出去了,但是他们的磨合才真正开始。有时候看似是他俩人的矛盾,不如说这是一个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这辈子必须完成的课题,这是自己和自己的矛盾。

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甚至反复的,但是有希望的,我们已经独立生活,我们可以并值得拥有幸福。

感谢我的先生,等待我成长,给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番外:

虽然一直在控诉我的原生家庭,但我一直对他们充满爱,爱到我一直想要改变他们的处境,想撕开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那层膜,真正赤诚地面对彼此。但是我常常是失败的,这个过程也带给我很多痛苦,常常得出父母不爱自己的结论,我无能为力,只能各自安好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