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底层能力》第十一章 学习心得


第十一章 条理性、主动性和执行力

又到了一本书的尾章。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务实,内容很清晰。不说大道理,净说大实话,直指职场的底层逻辑。

本章节讲诉的是条理性、主动性和执行力这3个点对一个人职场发展的影响。

01 条理性

A 定义:简单讲,条理性就是理得清轻重,分得清先后。心中有大局,不会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之前从来没有把条理性当做一个人的底层能力。不过,细想确实如此。条理性就是次序,有次序才会有逻辑、有轻重主次判断,有计划实施。时间、资源才能有效配置。很难想象一个条理性不强的人,工作思路有多清晰,计划性会多优。面对杂乱的事情及冲突时,能够从容地面对混乱把事情做好。即便再努力的人,条理性的缺失会陷入低品质的勤奋,会让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条理性是必备能力。

B 条理性养成记

条理性好的人首先目标感是极强的。在目标感的轰炸之下,各种事情的优先次序会显露出来,继而为执行提供清晰的路径。虽然是底层能力,有先天性和难培养性。但我认为条理性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后天刻意训练养成,或得到很大提升的。

比如有些新任干部作工作述职报告,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刚开始的凌乱和主次混乱。但通过这么多次的训练后,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陈述的逻辑上都有明显的进步,这就是条理性训练的结果。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到,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要有5个思维习惯,其中有一个就是做到“要事优先”,就是坚守优先次序,要事第一的修炼。要事优先的训练就是我们做事说话的条理性。本书作者所提的“清单法”既是有效的时间管理,也是条理性养成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简单到我们往往“不屑一顾”。

—— 写下你明天要做的几件最重要的事;

每天下班之前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提前写,个人觉得这点很重要。这是训练强化目标感。事情不可超过6件,多了完成不了,白写还打击自信心!

—— 用数字标明每件事的重要性次序;

强迫自己按照四象限法则来进行轻重缓急来排序,不一定对但一定要坚持。然后写上开始和计划完成的时间。时间可以重叠,这时候已经在刻意训练自己的轻重和次序的意识了。

—— 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做第一项,直至完成或达到要求;

做完一件勾掉一件,很有成就感,要坚持做。

—— 然后再开始完成第二项、第三项……

一项做完再一项,不要着急和否定,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对清单的控制。

—— 每天都要这样做,养成习惯。

习惯就是长期坚持的行为。好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秩序感和条理性。所以,坚持、专注是关键。

02 职场主动性

A 主动的意义: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无论是什么理论,谁写的书,都离不开“积极主动”这4个字。积极主动的内涵并不只是态度,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面对外界刺激,是否能自由选择回应方式的能力。是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原话。

换句话说,积极主动是一个人进步、成长的基因。拥有成长的强烈意愿,努力创造让自己变成更好的是责任,也是能力,更是其他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基础。

在职场中,一个积极主动的人,首先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自觉主动的行为会对一个人周围形成良好的心里促进作用。更能获得人脉和资源上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其次,主动积极的人也更能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因为积极主动的人,往往都是做事操之在我的人,不会被动。会提前做好布局和掌控,有目的有规划,更专注影响圈,结果自然不会太差。即便不成功,也会自我反省,吸取经验和教训。所以他们往往有突破逆境的能力,不会为他人和外在环境所困难,拼尽全力证明自己。即便竹杖芒鞋也会轻胜马,因为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最后,能感受到的是,积极的人往往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里。走路风风火火,语言热情洋溢,所到之处阳光普照。

B 主动的几个表现:

书中总结了几个有主动性的表现,很有比较和参考性。

——主动靠近:

很有道理。比如开会总坐在门口,远离领导的人,我很难相信他会关注会议,积极执行会议决议或者对领导有很高的忠诚度。至少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不想有,怎么叫积极。

——主动汇报:

主动汇报不是套近乎,而是让领导放心、事态可控并获得支持和指导。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不放心。“没有沟通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职场评价。很有道理。

——主动寻求帮助:

职场或工作中遇到难处时,不是一个人闷头消化,而是主动去寻找方向和帮助,其实是条捷径。

——主动思考: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主动思考。而不是只提问题,你们看着办,只发牢骚,不善后。往往主动思考的人会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主动准备:

职场如战场,拼的往往不是绝对实力,而是先发制人的谋略。最能打动人的也是这些四两拨千斤的细节。

所以,一般主动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的不用人提醒的去做事情。

更好一点的主动是能够在决策之前就去想清楚解决方法并主动展现。这叫主动想事,参与到事情的计划中。

最好的主动是能够有预测和前瞻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这是绝对的人才!

C 积极主动养成记

虽然书中说,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特质,天生的。选人大于育人,首先要选。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后天的行为习惯会有莫大的改变。

有一点是对的。积极主动或这个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有动机,强烈的自我改变的自驱力。我记得某同事曾分享过一句话“你不想往前走,谁又会推着你往前走呢”。所以,自我改变的动机是积极主动的发动机。我觉得有三点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尝试做的。

—— 多使用积极主动的语言:

积极的语言反应出的是一种主动进取和担责的态势,更容易获得自信和周围人的支持!职场中多说“我会,我想,我可以,我能,我打算,我们一起,让我来,我愿意……”不要说消极的语言,比如“反正我没办法了,肯定不行,如果,他就那样,你不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所谓”等等。这样的语言实质就是推脱责任或者甩锅的表现。

—— 变被动为主动:

任何事情不坐以待毙或期待他人。也许自己的作用不大,但也要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向内寻找自己的原因。

—— 兑现承诺:

扩大自己影响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出承诺与并信守诺言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这是最有力量的积极主动。能成事就是积极主动最有价值的体现。

03 执行力

A 什么是执行力:就是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做事不大折扣,不找借口,遇事不拖延。公司干部经常会念一段语录:什么是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又做成了。这段话足以说明执行力强的人才能成事,能成事才是公司需要的人才。

说到底,执行力操守是一个人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执行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习惯性拖延、性格、动机、目标感差等等。我觉得书中说的有一点很到位,就是很多执行力差的人其实并不是不想把事情做好,相信谁都希望自己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出色圆满的完成。而是不知道如何打怪兽,分解目标或任务的能力。这项能力的欠缺,会让执行的路径变得模糊复杂困难重重而举步不前。此时,动机毫无意义,继而会拖延会找借口会摆脱。

所以,学习分解工作目标,并把目标翻译成一项项工作任务就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执行力思维训练。

B 如何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计划性、长效专注度和目标感。我觉得可以从一些小事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持续性以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比如

——学会事前做计划:

这是执行力的必要条件。大事化小,小事化细。尽可能想的周到、系统一些。

——做好时间规划:

特别对于目标感不强的人,一定要设定阶段性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可以保证事态进展受控并鼓舞自己。

——学会借助资源

资源可以是监督你的,也可以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谁可以成为你的资源。在事前要想清楚。这样才不会在怪兽面前束手无策。

最后想说的就是,执行力是底层素质,需要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突然间一本书就合上了,感觉有点不舍。好书总是让人留恋的。底层能力犹如树干,一棵树其树叶茂盛与否,生命力是否旺盛,取决于树干的支撑和养分的输送。诚然,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取决于这个人的底层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