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着求助目的的咨询者,他所表现出的探讨的兴趣和对于向咨询师显示对自己情况足够了解的优越感,是真的没有内心痛苦,还是一种防御的表现?心理动力学认为,性与攻击是人类的内驱力,不回避、不压抑,才不会出现问题。然而,社会对性的谈论多半讳莫如深,让很多人有了疑问也没有明晰的求助和了解的渠道,这样使得性少数的群体成员,容易陷入到自罪的心理或是违反社会规范的困境之中。案例中的摩擦症患者,教育水平较高,是高级技术人员,少年期有与初恋的分离与性压抑。根据性偏离的定义(性偏离,又称"性歪曲"或"性精神病态"。凡是在寻求性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上与常人不同,并违反当地社会习欲的性活动和性表现都是性偏离行为。),摩擦症属于性偏离行为,与道德品质问题有所区别,难以通过教育和处罚得到纠正。但是此类行为对施予对象会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触犯了他人的权益,也触犯了法律,故而在法律层面,将其定义为违法行为,道德伦理层面定义为流氓行为,在医学层面定义为性精神病态,这些都是通过对行为现象本身进行处罚纠正进行处理。在心理层面,需要了解其产生偏离的原因,因摩擦获得性快感属于儿童期的方式,案例中的人虽然可以进行正常的性行为,但是没有多数人所采用的手淫方式,同时对摩擦可以带来的性满足明显优越于正常的性行为(不同意通过结婚来解决性需求),说明其对性快感获得方式还停滞于童年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再选择相应的方法帮助克服。当然,首先是求助者本人有愿望去克服。
不同的定义和观念逐渐发生着变化,恋物癖到恋物症到恋物,能够看出对于性少数的接纳在慢慢演变。如果不自罪、不自伤、不牵涉他人,那么性少数也并非认作病了,恋物的定义变化即可看出。曾经有求助者开门见山就告知我他是同性恋,担心被家人知晓,其他人毫不在意,现在想来那也是他的防御,其实很在意,可惜自己能力太弱,仅仅一面浅浅相谈,并没有帮助他什么。李老师强调过,不要只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怎么说。形式比内容更加透露出了真相,目前我的体会还不够,继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