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小侄女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但是慢慢发现小宝宝特别不爱分享,动了她中午吃饭的勺子、吃了带她一起出去买的苹果就开始哭,或者扯着嗓子说:”这是我的,不能动”甚至会出现打人的动作。很多家长肯定都碰到过这种情况,然后被父母认定为:“小气、不懂分享、很抠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哦,宝宝只是在一个“物权敏感期”,一般多见于1岁-3岁的孩子。他们不是小气,而是缺乏安全感。
那要怎么样能改进这种行为呢,毕竟在其他人的眼里,还是属于太小气的行为啦。
1、首先必须强调,孩子对于她自己的东西有绝对的支配权,其他小朋友想玩她的玩具,必须先问可不可以,如果宝宝不同意,绝对不能强行抢,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用她用过的勺子,应该说:“我借用一下可以吗,马上就还给你,而且会帮你洗干净哦,我需要你的帮忙可以吗?”
2、同样的,想玩别人的玩具,也必须让宝宝自己问,不可以抢,别人同意后记得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奖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会让孩子有类比心理。
3. 如果是公众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不能有主权感,在进入之前就必须告知,这些玩具是大家都可以玩的,不属于你自己的。
4.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比如一起玩小篮球,可以二个人共享的游戏,让孩子学会和别人一起玩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5家长在平时要鼓励孩子分享:分享既不会失去玩具,又能够收获朋友。并在孩子做出分享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最后家长千万不能主动干涉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经常替孩子开口交际会阻碍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小宝宝们其实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聪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