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安放

      周末,阴冷冷的冬雨,淅淅沥沥的有些心烦。带娃作业之余,三两好友,姜咖暖身,话题暖心。

      聊起彼此近况,突然发现,How are you?的标准版回答,“Fine,thank you”什么时候就被“忙”字代替了?

    蒋勋老师在《品味四讲》中写过: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是因为忙,所以无暇顾及周围美好的事物了么?“忙”,是“心”加上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更可怕的是,大多时候,我们都在瞎忙。

      很多外在的东西我们无法控制,那么就控制自己吧。

      一个朋友似乎顿悟“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都太在意知彼,总是劳命伤财的猜猜猜,反而忘记了知己,没有想过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这里有班班的姜糖膏

      姜咖浓郁的香气在屋子里弥漫开。是啊,忙碌的都市生活,对于我们这样三十好几的人来说,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被工作家庭各种琐事挤的满满的,透不过气来。我们习惯了为别人着想,就连DISC行为风格测评报告,首先都会去关注总结表,也就是“别人眼中的我”。那么转化表中的箭头呢?外在表和内在表的差别大小,看得出我们有多“装”。老师说,“差别越大,装的越多,装的越多,你也越累。”

      “我们生活稳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了。”另一个声音淡淡地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不爱尝试新事物,不爱交新朋友。总是在同一个圈子里玩耍,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大家的行为模式越来越接近,于是乎,你开始觉得,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深井”效应吧。

      心态决定姿态。我还不想让自己的心灵死亡。其实,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想报班学习的原因。单纯学习工具理论么?那么买本书看一下不是更经济?我更看重的是这里有太多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在自己所擅长的方位彪悍的存在着。

      有人问我,把自己搞那么忙累不累?我想说,如果你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去做吧。因为热爱的,所以并不忙,自然心也就不觉得累了。

      不一定要成为他们的样子,能够横向的了解更多的新讯息,去拓展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去练习一个新技能,去积累一些新的经历,去发现新的价值,说不定,跃迁就在不远的地方。这不也是一件挺美妙的事情么?

发现新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停学习现代人都很忙,忙着微信上聊天和刷朋友圈,忙着淘宝,赶着看三生三世,忙着工作,忙于照顾家人...
    Jeff阅读 1,332评论 0 0
  • 鲁迅去观赏迎神会。其中有许多特别的角色:鬼卒、鬼王、活无常等等。他最愿意看的是“鹤立鸡群”之概。也曾记得《玉历钞传...
    舒__5ff2阅读 1,404评论 0 1
  • 玩了十几年游戏,也算是资深骨灰了,一直觉得游戏里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问。因为每个游戏都是一个封闭的交互系统...
    Percy王阅读 7,883评论 2 20
  • 我竟然漏掉了站长的这首歌!《江山雪》 这首真的,达到了我要求的曲妙、词妙、人声妙的三妙啊! 我觉得可以挤进前三,排...
    杨花萝卜阅读 3,6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