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接近八点爬起。是去为了上实验课。一阵洗漱,打印了材料,装订好了报告。交上了作业。而实验剩下的,就与我无关了。毕竟这后面就是漫长的小假期。是有关娱乐的事。眼前的实验工作,倒是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看客。心想着这实验早点结束。我不习惯这种实验,实验原理很少看得懂,写报告不需要全懂,只要知道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就好了。学学怎么摆弄元件。
事实上,我并不是个很勤劳的人。室友一部分时间,花在开黑游戏上,而我隔壁的黄铭兄。一般选择发呆度过美好一天。
我脑中的小人也会跳“你这是在浪费时间。”娱乐的时候不会有这种想法浮现脑中。相伴这种想法的是玩完游戏的后悔。似乎游戏时间真是可以选择放弃而转向学习工作的。
几个月之前读了一本书,对于这种现代人的时间恐慌症,这种书被称为“自我管理”类。公司需要管理,党派需要管理,军队需要管理。个人当然也需要的。
《奇妙的一生》,一本人物传记,但这个人与其他的人物传记都很大不同。书中人物柳比歇夫将时间几乎是利用到极致了。他每做完手头一件事情都要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某件事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别人写的是日记,他写的是时间记账本。
所以呢,这个人是人类精神的典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也许是吧,在这本书中,书的作者坦承到他从未意识到自己对时间浪费有多么严重,去看了多少场演出,户外娱乐次数地点。
人的记忆总是不靠谱的,认为我已经很努力了。但会有人这样说,像这个人描述那样去做,是很有毅力,很自律。但难道不是很死板么,如同像上了弦的老式挂钟,直到落满灰尘,废弃不用。
也许在有的人看来自由和自律完全是两回事。不管怎样,我是打算选择一种不自欺的法子过生活了。这样看到的自己更加真实,而对于经常自信心过满的我来说,看到真实的自己也是更加痛苦一些的,但痛苦程度也不高,不至于跟自己反目成仇。
现在时间管理软件有很多。相对于柳比歇夫那个年代方便的多,但重要的是去养成这样的习惯,改变总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今天,我什么都没记,空荡荡的一天。上午去听实验,下午玩游戏。总之,看起来过得很没有营养。
我想下面我就是要讲一讲为什么要浪费这一天了,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控制自己吧。
根据牛顿定律,物质由于有质量而拥有惯性。而人的思维类似也具有某种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惯性还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强化,比如说认为发呆,玩游戏就是不好的行为,而每天不断学习就是好事情。似乎总是可以用勤劳懒惰给不同人划分为不同类。
我个人来说,也认为每天勤劳工作是很正确的行为。但每天都是同样的想法就未必了。我不是说每天勤劳工作不好,这样做人很无聊,而是说,如果你每天勤劳工作,突然某一天得一场大病,你只能卧床休息了,因为你得病而卧床,你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一直处于恐慌之中,或者说这种闲度日情况,从未经历过而感到陌生。那么你将如何打发时间?
对于一个自由的人来说,他的自由并不是来自于他随心所欲做事,而是可以言行一致,控制自己在规定要求下完成某事。这就是我理解的自由,但事实上这跟自律又没什么区别。但一个能控制自己的人,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呢?
人生是多维度的,我也曾经相信国过这样的念头,有了钱我就会很快乐。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仅仅有钱并不能让我生活过的笑声更多一些。我以前所认为的只有一个选项的单选题,似乎人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现在都变成了多选题,填空题。
人能体会到的美好是多方面的,关键是你足够敏感,感受到不同事情带来的美感与愉悦。欣赏乐曲是,游名山大川是,学知识是,学修辞文笔文气文心是,以求人生体验发现新鲜感觉是,以求终生贡献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更是。
也许我们很早就被剥夺了选择了能力,别人也为了我们准备好了这一份试卷。我们幼年是学生。题目是不会错的。老师父母是不会错的。青春期会有反叛,但也仅限于跟青春有关的反叛。至少我们都够理性,这是一堆堆只有一个选项的单选题。但还是要填写。
控制自己,这四个字说的粗糙。我想勤劳,我便能为自己的工作到深夜。为了自己的无所事事而不感到愧疚。而是能回忆起每天的有价值的事情。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何尝不是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关键是不让自己沉浸在日复一日的旧事物上,让自己不受自己思想的条条框框约束下。
总之,我还是记录着时间,偶有一天间隔。倒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诚实。人生短暂,人生丰富,以短暂时光求得丰富人生,真难。但难我也会坚持下去,浪费掉这漫长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