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许、若干、适量是多少?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自曝家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那一年,公司派我到安Ⅹ市去,进行市场调查。

大学毕业刚入职不久,我对自己的前程,充满憧憬,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满满。感觉凭自己的所学,干好这项工作,简直是小菜一碟。

带着刚入职时的兴奋,带着对社会生活的好奇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跃跃欲试地一头扎进人群。

我先后到车站、码头、商场、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发放问卷。一次又一次的在讨厌、白眼和不耐烦中,敲开一扇扇门,进行用户家访,自我感觉收获颇丰。

不等回到公司,我在旅馆里,挑灯夜战,一份洋洋洒洒近万字的考察报告,一蹴而就。

当我把这份自我得意的报告,放到主管面前的时候,他只是粗略的地翻了翻,扫了几眼就发现了问题一一

“做过统计了没有?怎么数据那么少?”

“受访人群年龄结构占比?”

“用户使用本公司产品,平均年消费量多少?”

我说,您放心,感觉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安Ⅹ市是畅销的,完成全年的任务,应该不成问题。

听我这么一说,主管脸色大变,勃然大怒,把报告材料愤愤地往桌上一摔,说:“感觉?感觉能准吗!要用数据说话。”

接着,就是一顿破口大骂。

犹如当头一棒,我懵了。脸涨的象火烤的一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还不是最糟的,该我倒霉,在主管骂我的时候,恰巧老板从门口经过,听出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结果是大家都能够猜到的,我离开了那个公司。

一个我喜欢的城市和热爱的行业,在一个比较看好的公司里,第一次入职的经历,就这么黯淡地离场了。

这样的事,对于你来说,可能云淡风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能比较平静地写下这些文字。只是当时,对我的打击太大了。

痛定思痛,我感到,偏于定性,疏于定量, 概念模糊,边界不清。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多数人所固有的思维习惯,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陋习,为此我们已经吃尽了苦头。

再比如,我们会经常在一些食谱中看到,辣椒少许、八角若干、水适量,等词汇,甚至是一些药方中也能看到,红枣、甘草若干,等诸如此类的描述,国画技法中也有加入适量的xx颜料的说法,至于到底是多少,全凭个人经验掌握。

还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差不多”先生的故事。

胡适先生笔下描述的,那个认为万事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是认为,赶火车的时间,8:30分与8:32分差不多,活着与死了也差不多的寓言人物形象,从他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我写的这些,你是不是觉得也差不多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3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45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10,237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67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