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抄录”读书法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圈点批注法、列提纲法、精读略读相结合、抄录记笔记、写读后感等,一般人们阅读时都会综合使用其中的两三种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于我而言,最喜欢的是抄录重点内容和写读书感。

      每次读很专业的书事,我都习惯性的对重点段落做标记,阅读一大章节后,回个头来再看一遍,再次筛选要抄录的内容,并进行抄录。抄录的过程就是我深入思考,加深记忆的过程,也是我把各部分内容整合联系起来的过程。而读小说一般都是整本读完之后再去抄录精彩语句。而对于喜欢的散文,我都舍不得去取舍,通常都是全文都抄下来了。记忆里抄过最长的散文好像是《秋天里的黄金树》,边抄边惊叹,写得真是太美了!所以,对我而言,抄录的过程是我深入理解书本精髓的时候;是我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的时候;是我真切获得审美体验的时候……

      抄录对我而言,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我总能在抄录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每次情绪起伏很大,心绪不宁时,读书未必能让我平静下来,但是抄书或者写日记一定可以让我慢慢平静下来。提起笔写出来的时候,都是我注意力最集中,大脑快速运转的时候,慢慢的,就会把那些烦心事抛诸脑后,或者在抄录的过程中,自己重新思考事件本身,自己已经与自己和解了。

      上学时期,我抄录的东西还会不时翻着看看,可是工作后,一般抄录过的内容我都极少再看,几乎都没有再看过,可是因为上述原因,我依然偏爱“抄录”法,依然不怕浪费时间,认真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抄下来。这种习惯大概会伴随我终身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