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相处

       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了一种西方的算命方法,开始当做戏言,给自己算了一下,算得越多,越有些瞠目结舌之意。最后得出的结论大概是自己是一个比较善于感受他人的人。大概如此吧,喜欢倾听,喜欢帮忙,喜欢让别人开心。教我算命的人告诉我,我这种人的修炼,要从换位思考与感受开始。

       这种话其实说迷信,潜移默化之中又想去贴合。一个原来一般的朋友,我和她每次出去总感觉捕捉不到她的关注点,兴趣等等。学了算命之后不久,又一次出去吃饭,聊天之间,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她的关注,大概都是些实际的事情,或者感情尔尔,而我这个人平时喜欢随口说些书本理论,要么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要么孩子气,如此怎么能和她的频道一致呢。并且我发现她是一个较为强势的人,而我信奉的大概是水的多变与柔和。我便多去听,少去说,说吧也要从她的方式来讲,果然交谈甚欢。

       其实之前我们的关系相当于是原地踏步了很久,话题不痛不痒,虽然经常约一起玩,但是总感觉差了些什么,各行其是,好像是两个人出去自己玩自己的。这一次之后我大概明白了从别人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的一些好处吧。

       尼采口中的良好的利己主义者,把世界的一切都纳入到自己的心胸之中。他要爱自己,就要爱别人。

        现在社会上多是什么样的人呢。不敢妄言,不过从小到大见到的人,好像礼数少了,这个礼数到也不是说拘泥于什么封建迷信旧历,而是诸如夹菜时不要挑挑拣拣之类的小事,我比较细心,生活中常会注意到这些事情,我有些同学,一桌人吃饭,一双筷子伸到一个盘子里简直要翻个底朝天,就为了找他爱吃的那一点。我的父亲从小便教导过我不要这样,尤其是在和很多人一起吃饭,因为这样既不卫生又不礼貌。我现在想起来,这其实也就是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吧。我想要去夹的时候如果被截胡,并且翻的乱七八糟,我是没有心情再夹的。

        写到这里,有点心慌,怕是读者不喜欢纯粹的叙述,总还是故事比较有吸引人的地方。之后会写小说,这篇,姑且当做散文乱言吧。

        恰巧又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其他方面的感受不说,只从交流与沟通的方面而言,开始,我是觉得李雪莲这个女人有些无理取闹的,慢慢地我开始能感受到她的一些想法,对于一个简单的老百姓,过日子的时候想要钻点法律政策的漏洞是很常见的,虽然我们不提倡这样,但是这种事情其实无伤大雅。问题就出在官员和她的沟通上,表面上看来,双方进行了很多次交流,但是又有几个官员是真的去试图理解她呢,就连农民出身的市长,到了那个位置,大概已经忘记了一些东西,他的理论和关怀群众,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高屋建瓴,这女人不过是他的战略中的一个实验品,人人都如圣人般怀有济世情怀那不现实,但是如果他们能稍微地站在那女人的角度感受一下,就知道她说和牛对话并不是在讽刺自己,一个信佛,没有多少文化,终日和牛为伴的女人,这头牛,难道不能左右她的思想决定?她更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来反讽。双方的言语错位,滑向两个渐行渐远的空间,如此能交流出来一个结果才怪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個人獨處時 做什麼事讓你最享受當人二十五年了,人越大一個人認真獨處的時間可以說每天都不多也可以每天都很多不多的原...
    Jcwithballoon阅读 3,290评论 0 0
  • 从一出生,人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对这一本能的自爱,防止因过度放纵而受到不可挽回的...
    马文Marvin阅读 2,64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