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章子怡主演的电影《酱园弄》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你看了吗?
电影的故事背景正是民国时期轰动一时 “酱园弄杀夫案”,是民国四大奇案之一。台湾知名女作家李昂创作的小说《杀夫》同样以此为故事蓝本,深入挖掘案件背后女性的悲惨境遇与人性的复杂。
今天,不讨论这部电影到底拍得如何,而是聊聊这件奇案的主人公詹周氏,聊聊她之后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其实她曾经有一个名字很好听,叫香兰,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应该是姓杜。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杀夫案件最终尘埃落定之后,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周惠珍,一直到她离世。
周惠珍生于1913年,父母早亡,被卖到上海的一个当铺里当丫鬟。17岁时,她被人介绍给了詹云影,订婚三年后结婚。现实中的詹云影是一个大块头。
婚后才三个月,当铺里就有一个叫兰喜的女孩怀孕了,这个孩子就是詹云影的。詹云影当时直接把这个女孩接到家里来。周惠珍还得照顾这个孕妇。
孩子生下来之后,詹云影是准备杀掉的。但是周惠珍阻止了,后来还想办法把孩子送人,把那个女孩也想办法嫁出去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惠珍并不是一个狠心的人,而且也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再回到詹云影,这个人又赌又嫖,挥霍无度,常常醉酒而归,对周惠珍肆意拳打脚踢。即使家里已经没有钱,到处赊账,他也不准周惠珍出去做事,认为她就是出去勾引男人的。
周惠珍就是在一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社会环境下,困在了这个她根本无力摆脱的牢笼之中。要么被压迫致死,要么就是拼死反抗。显然,她选择了后者。
之后就是在1945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杀夫案。
在法庭之上,周惠珍一直要求重审案件,想要保住自己性命,求生的欲望极其强烈。
而法庭之外,一众女作家对周惠珍的声援也很精彩。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位就是当时的知名女作家苏青的一篇《为杀夫者辩》,直接反转了当时“淫妇杀夫”论的走向,也让更多女性作家为周惠珍发声,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女性群体也在为周惠珍的不性遭遇鸣不平。
当然,最后周惠珍还是被判了死刑。
曾有报纸记录过周惠珍在狱中的生活。虽然当时已经确定是死刑,她还是想办法通过裁剪衣服的手艺赚点钱,只为了改善一点伙食。而且她当时和狱中的其他几个女犯人相处得也挺不错。
后来日本投降,天下大赦。周惠珍被改判为15年,而实际坐牢时间也没有那么久。当时还有对她的报道,说她得知可以活下来的时候是喜出望外,还要求加餐,人都长胖了。
1949 年上海解放,她被移送到江苏大丰的上海农场服刑,后刑满获释就改名周惠珍。之后,她被分配在农场川东分场就业,起初从事大田劳动,后长期在托儿所工作。对于喜欢孩子的她来说,这简直就是让她重获新生。
1959 年,已经46 岁的她与炊事员严少华结婚,两个人的感情很好,虽然没有生育亲生子女,但也收获了儿孙满堂的生活。原来她很喜欢小孩,认了很多干儿子干女儿,很多都一直有联系,还会时不时的探望她,在她晚年时也在照顾她。
77岁时,1990 年,《上海滩》杂志编辑徐平采访她时,她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有贴了不少年画娃娃,家里的很多物件上也有小孩子的图案。
目前并不知道她具体的去世时间,有说她活到了2006年,还有两年就可以见证08奥运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饱受苦难的女子,经历过跌宕起伏的前半生,后半生过得平静和温暖。
她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一直在与命运抗争!虽然经历婚姻的磨难,但她还是有勇气走入新的婚姻,遇到了一位不错的人生伴侣。
不知道章子怡会怎样演这样一位女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