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和统一战线十分重要️违于此道的,结局往往不太好。
《论语》章义(242)
原文: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要义:
这一章,是《论语》中少有的一个较长的章节。它所探讨的实际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大原则。需要用心去体悟才行。
他们探讨的背景,是鲁国的季氏决定攻伐邦内之小国~颛臾。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求和子路来向孔子通报这个情况。
孔子马上表示反对。他的理由是,你们两个恐怕也是做错了。这个颛臾国,是专门替先王搞祭祠的,是属国臣下,怎么可以征伐它呢?
意思是说,这个是内部矛盾,怎么能动武动粗呢?
这次子路没有发言,这是很少有的现象。
冉求解释说,这个是季氏要做的,并不是我们两个发起做的决定。
孔子更是不同意了。孔子说,一个叫周任的讲过,一定要要尽到一切努力才行,到那时即使事情其发生了,你也尽力了!
如果出现危险你不帮助,东西将要倒了,你也不扶一下,还要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虎兕从笼子中逃出来了,珍贵的龟玉从柙子里毁掉了,难道这不是相关人员的责任?
孔子这么一逼问,冉求才讲了实情。他说:
颛臾现在越来越大了,坚固程度已经超过了费国。现在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将来恐怕子孙没有办法处理了。
这一下子激恼了孔子。说到:冉求,做为君子最讨厌的就是,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是骂人不带脏字的讲法。
孔子接着讲了一通千古至理名言!
如何治理回家?不用担心东西多少与有无,而最怕不公平。不怕贫穷,就怕没有安全感。如果能够公平地对待贫与富,得多与得少都理所应当,困苦的得到安抚,做到这些以后,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更加要修德责己。那么,再远的人都乐于投奔于你。来的人都能安全幸福地生活。
现在你们帮人治理国家,远方人不归顺,内部的人又不安全。我怕的是季氏内部是要出问题的。
启示:
孔子讲的没有错,之后,鲁国季氏确实发生了阳虎之乱。此一乱,季氏大伤元气,从此走了下坡路了。
内部的团结、和谐与凝聚力,永远都是胜利的法宝。
我们党为什么要搞统一战线?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争取更大胜利✌️!
凡是内部折腾不断的,没有几个是有好结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