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早上看到一条新闻:武汉9岁男童为挣零花钱买手表 街头上卖起冰棍。

从这个标题就知道大概的故事,9岁的小男孩拿着保温盒,盒内装有50支绿豆冰棍。在人群中吆喝,“卖冰棍,绿豆冰棍,3元—支,叔叔要买—支吗?”。

边读边回忆儿时的故事,但是和这个小男孩相比,还是差十万八千里,自己懂得赚钱也都到了十五六岁。而小孩4岁起就上街自己挣钱  ,4岁卖报纸,5岁卖手工气球,6岁参加童装发布会走秀,7岁卖“头上长草”发夹,8岁那年的平安夜,卖起平安果和荧光发饰……甚至邀同学“入伙”自己挣得多但每次平分收入,这样从小就是孩子王,有威信,将来肯定是老大。

这一切也离不开妈妈的帮助,年龄比较小,每—次妈妈都守在—旁默默地照看着他。

看完很佩服这位家长,认知和一般父母不一样,从小就让孩子锻炼,而没有选择溺爱孩子。

相信这个孩子未来绝对在事业方面比一般人要强很多。

自己比较爱看名人的故事,经历,读了很多的名人故事,他们都是从小就开始干,有这种赚钱思维,慢慢长大,到了大学,很多人开始选择创业,这样一步一步最后在事业方面做得很大。

这种赚钱的能力完全是靠自己锻炼出来的,学校是教不出来的,很多时候,学校学了很多知识,但是不能变现,不值钱。加上现在的教育都是批发式的,一是竞价也比较大,学习同样的东西,二呢没有因材施教。

当然对于这事,有不少家人有不同想法:“孩子会不会只想赚钱,不愿意学习?”“应该让孩子用脑力赚钱而非体力”“为什么要让孩子吃这个苦?”也有人提出质疑:孩子卖冰棍是否符合城市管理要求? 

有位老师则说,金钱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直面的东西,在社会实践中认识金钱,知道金钱从何而来、该如何使用,这样比生硬的说教要直观得多。她建议,孩子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家长予以妥善指导,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金钱观。

我很赞同这位老师的说法,持有那些观点的家长都是那些光说不练。

这也是老师和老板的区别,老板直接是拿到结果。

老师是说,而老板是做到,知易行难,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好,差别很大。

反过来说,那些往往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比学习成绩好的人混的好。

也不是说读书就不重要,先有一定的理论,才会实践。

所有的高手都是练出来的,重复的次数多,失败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