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光鲜背后的压力

上周,我加入了#一周一本书#的计划,就在前两天读完了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看介绍说这本书是村上春树的实验之作,尝试转型。是否转型成功,我没法评论,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村上的书。

倒是特别想聊一下文章中的一对姐妹:爱丽和玛丽。

姐姐爱丽生来样貌好看:

“我姐姐很漂亮。”

“上初中时就开始做杂志的封面女郎。”

“是那种面向十多岁女孩的少女杂志。”

妹妹玛丽却长得很普通:

“从小父母就一直跟我说:你长得不好看,所以至少等把书念好,不然就没办法可想了。”

“我身材矮小,胸脯也小,头发又卷,嘴巴太大,还是散光加近视呢。” 

正是这样的反差,爱丽从小就是个受人追捧的公主,玛丽却像棵无人问津的小草,任其自生自灭。也正是因为如此,玛丽渐渐地疏离爱丽,毕竟没人愿意一直甘做陪衬。

自小生活在姐姐光鲜亮丽的阴影下,玛丽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心理,嫉妒姐姐:

“还不时抬起眼睛,看着自己映在镜子里的脸,绝不漏过任何细微的变化。”

“闭上眼睛,再度睁开,但脸上仍旧没有任何变化。”

这是玛丽的渴望,她也想要一副像姐姐那般讨人喜欢的面孔,不可诉诸于别人的秘密。

那么,爱丽真的如大家看到的那样“闪闪发光”,没有任何烦恼吗?

在书中,村上描写的爱丽都属昏睡状态,篇幅也比较多:

“一个女子睡在床上。美丽的年轻女子。”

“她的睡眠时如此纯粹,如此完整。连面部肌肉和眼睫毛都纹丝不动。”

“在异界的床上,爱丽与置身于这个房间时一样,继续昏昏沉沉地睡着。”

“浅井爱丽继续昏睡。”

。。。。。。

诸如此类的,总结下来就是爱丽扮演了一个好好睡觉的乖乖女?

当然不是,她在逃避现实,逃避压力

“可是你姐姐大概没有能交心的女友。”

“和我说话的时候,浅井爱丽吃了好多好多种药。”

“只怕她(爱丽)对你(玛丽)始终抱有一种自卑感。”

“扮演好分配给自己(爱丽)的角色,让周围的人感到满意,仿佛从小就成了她的工作。”

“在人生最最重要的时期,她却没能成功地确立自我。”

旁人的眼里,爱丽是父母宠着的白雪公主,是别人羡慕的封面女郎,有无数的追捧者,可是有谁深入过她的内心呢?

她的父母当她是家族的门面,她的亲妹妹与她保持着距离,她没有可以倾诉心事的好友,她独自一人面对种种难题,找不到帮助,她选择沉睡。

沉睡,对于爱丽,既可以说是逃避,其实更多的是她对重生的渴望。

书中还有很多伏笔和线索,说实话,我还不能完完全全地理解,但是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爱丽这个角色,大概是她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

因为爱丽的故事让我想起我们校长的女儿A某。

A某自小成绩很好,会弹钢琴,书法写得好,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市最好的高中,经常代表学校去比赛,代表优秀老生致辞新生入学仪式等等。

满身的光环,家人以及周围的人都对她寄予厚望,给她定的大学目标是北京大学。但是事与愿违,A某考试发挥失常,在一次聚会中,被不知情的人问起,她不自觉地落泪了,哭地很伤心。

荣誉和厚望往往伴随着压力,越多的荣誉,代表更多的压力,被期望值越高,压力也在增加。

内心的释放对于那些看似光芒四射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她们也需要被理解,被倾听,被包容。

当然整本书里不止爱丽和玛丽这一对角色关系,还有很多角色,都有着不同的暗示。

比如公司职员白川,白天衣冠楚楚,工作尽责的职场男性,半夜去招妓,还对应召女大打出手,与他白天的形象对比天壤之别。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去阅读去思考的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