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章摘录:
我一向认为,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这当然必须免去物质之忧,但并非物质越多越好,相反,毋宁说这二者的实现是以物质生活的简单为条件的。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筒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02
周国平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写下《逍遥游》的庄子,在他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历史上的某一天,庄子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有意向这位声名在野的庄子伸出橄榄枝,就让让二个大夫先前往相邀,而我们的庄子同学此时正在河边悠哉悠哉地垂钓,面对两个谦恭的国家官员,拿着钓竿并没有正面回复,反而和俩人聊起了楚国的神龟,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活了三千岁后死了,楚王用锦缎将它裹着,用竹箱装着藏在庙堂里面。这只龟是宁愿死后留下尸骨让人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中爬呢?“
二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中爬。”
庄子悠悠地说:”(你们)走吧!我要拖着尾巴在泥中爬。”
感觉庄子真是个逗比同学,面对楚王的盛情邀约,没有出仕之心的庄子巧妙地运用了同理心表明了自己的心迹。终身隐于山林,却得以保存了本真的自我,快意的人生。
庄子一声穷困潦倒,物质条件上都堪忧,理论上他的人生不会有幸福感,如果出仕,他的生活质量肯定极大改善,但是在保持本真和优渥的物质生活权衡下,庄子同学更喜欢心灵的自由。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生动的诗篇。于是今天我们得以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一个率真,洒脱不羁的庄子。虽然对庄子的作品了解不多,但是也能窥见他想象的奇特,精神世界的饱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重汲取精神力量。
03
职业习惯总会把这样的句子联想起自己的教学工作。想想看,自己每一天的教学也无异于是将自身生命成长与学生的生命的拔节孕穗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用于太多的时间是灌输知识,讲解得分技巧,反思失分原因,虽然这是我们师生都需要用成绩来实现和证明自我,但是我们也可以在关注学生德行的成长,价值观的培养。
那个迷惑的眼神,那个会心的微笑,那倔强不满的拧着的头,那目空一切的发呆……都在诉说着故事,去靠近他们的心灵,激发生命的成长,成为人格更加完善的他们自己,去面对未来生活的纷纷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