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2

梓轩永远记得那天的情景,天气阴冷,多日来又冷又饿又困,在一次战斗中细叔受了伤又得不到医药治疗,已经很虚弱了,在那个大草甸子里,细叔煨进去了,细叔虚弱的对梓轩喊:“梓轩啊,我们的老家是鄂东紫云哦,紫云,你要记得回去!”然后,梓轩眼看着细叔陷进了泥草里啥都没有了!

梓轩到底是年轻人,抗冻抗饿一些,他们终于走出了草地。能安慰梓轩的,还有一封信,这封信是在根据地时彩虹写给他的,他们都很羞涩。信的开头是:亲爱的!

想到这里,梓轩就忍不住想笑,这样的错别字经常出现,因为他们都是刚刚学认字呢!但,他就喜欢,即便错别字他也爱啊!这封信每一个字他都记在脑子里,他始终藏在最贴身胸前的衣袋里,这样很温暖!

梓轩忧虑的看向无边的大草甸子远处,不知道彩虹走在哪里了啊!

彩虹所在的妇女独立团更是十分艰苦,但也非常勇敢无畏,他们也是边走边打,异常艰难。在河西走廊弹尽粮绝遭遇马家军,他们与马家军拼死搏斗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有部分战士被俘,被各种侮辱折磨有的被强迫嫁给当地人,有的女战士想尽办法逃跑寻找自己的队伍,英雄史诗可歌可泣!但始终没有彩虹的消息。

长征结束后,梓轩到了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成长为一名军队干部。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断寻找彩虹的消息,有人说极大可能是在河西走廊时牺牲了,或者长征途中失踪等都有可能哦!

多年后他娶妻生子,随着职务升迁他担任某军区司令员,有了儿女。并且在他担任某大军区司令员时要求他的一个女儿医科大学毕业后必须回到家乡去工作。的确如此,他的一个女儿李虹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县城医院工作,并扎根在老家,成家立业生活一辈子。

老将军的儿女们都知道,父亲有一个小铁皮盒子长期锁着,是不让任何人碰的,连他们母亲生前也不例外。

老将军这次中风后,自知时日无多。一天,他叮嘱工作人员,通知所有子女到场开会,他要嘱咐身后事。  子女们都聚齐了,他说,自己活得够久的了,见马克思的时间快到了,所以,有些话不得不说。一是,身后回到老家安葬,那里是自己的故乡,有我的战友们陪伴;二是,把那个小铁皮盒子拿来,与我葬在一起。其余的,都简单就行。  

老将军故去后,子女们按照他的嘱咐安排。他的儿女们还是好奇,打开了铁盒子,里面是一封信,一封浸透着斑驳汗渍的、泛黄的、皱皱巴巴的信:亲爱的,我们妇女连在河边洗衣服绷带。听说队伍要转移出发了,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哦?你肯定是跟首长先走了,我们啥时候走得听通知。哥,咱俩可一定得一生一世在一起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