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的雏鸟
2017-04-16 20:48:5836
在入职教育培训行业之前,“学习”在我看来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儿,即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入职教育培训行业以后,“学习”这件事儿原来不仅仅是我所认知的那般“非A即B”的原则,还有很多的“EGF”的影响因素。
在一个教育培训机构里,主要涉及到的角色无非就是家长、学生、老师还有教育机构本身。
毋庸置疑,每一个家长把她的孩子送到某一个培训机构时,她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就是想通过某一行业培训机构的帮助,最终让孩子在所培训的领域里能够达到一个质变的结果,最终实现他的某一个目标,或为升学深造,或只是想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或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所欠缺的能力能给到的帮助和指导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能做的更多只是耳提面命或者给予一些精神上的鼓励。所以,他们愿意花费大笔的金钱,去找到一个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值得信任的品牌公司,然后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几乎全部寄托于所选择的培训机构。在这过程中,很少家长会注重培训的整个详细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最终结果的优劣才是判断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
学生可以说是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角色之一。身处教育培训行业一年,我想说说以下四种学生。
第一种: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强大的动力和执行力,高效的学习能力,他缺的只是一个大的指导方向,一种科学的方法。这种学生在培训机构里,你几乎可以不用怎么管他,只要有优秀的老师、优质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的方法建议,给他一段时间后(有短有长)自己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种学生和第一种学生很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一点就通,后者需要针对他所存在的问题再次个性化分析并给予指导,一定时间后同样可以达到和第一种学生同样的状态。
第三种学生:他有自己明确的最终目标,比如雅思成绩一定要达到6分;他也想学好,但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即使知道,他们自身也没有足够强的韧性按照老师分配的目标任务和提供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这种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诲,更需要外多方面的推力,如果“推得动”,一定时间内可以达到差强人意的结果。
第四种学生:目标或明确或模糊,资质相对聪明或相对迟钝,他们的共性就是不擅长、没兴趣、想学好但学不进去、想努力却努力不起来,知道很重要但做的时候又没有刻意练习的意识,而这种学生又是所有教育机构接触最多的一类学生,也是让人最头痛的一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居多。对于这种学生,教育机构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只是研发满足学员需求的课程产品和提高老师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从“不想学”到“愿意学”,从“不会学”到“会学”,从“讨厌学”到“喜欢学”显的更为重要,即培训机构对此类学生还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和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培训机构,一直被行业内人士称之为“道德行业”、“责任心行业”、“爱心行业”。的确,教育行业的确和其他的盈利公司不太一样,尤其是该公司的培训对象涉及到中小学生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它背负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责任,容不起一丁点儿的失误。一个家长跟我说:“教育是一个有情怀的行业”。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这不是市场一般的“物物交换”,一旦完成金钱与服务的双边交换,这种交换更多的就转化成了企业一方责任的担当。一个培训公司如果能竭尽全力将教育的本质和商业的本质完美结合,那么我想这不管是对学生、对家长、对公司、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将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如今,教育行业涉及到的领域星罗棋布。每个教育培训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务人群和管理形式。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学生来说,如果想找一家培训机构提升某一专业技能,对他们最重要的是机构老师教学内容的专业度和教学的其他服务;而对于第三和第四种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老师海量的专业知识,因为不管是给予他们专业的学习的方法还是知识本身,他们没有相对等的态度和行动去实践,去检验。这就像一个人看遍了武功秘籍的人不去真刀实战,这样是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的。对于他们来说,前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学习目标感和学习能力的强化更为举足轻重。然而要想在这几方面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这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培训机构内在的服务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术业有专攻”,我想这不只是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培训机构更是如此。就考试培训领域而言,我一直认为该领域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因为这是一个以考试为目的培训,还是属于语言类的培训。学生一旦参加考试没有达到理想成绩,只要不是老师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本身实力的不足或当天考试状态的不佳。然而存在一个现实,参加雅思培训的人群有一大部分是第三第四种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有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显的尤为重要。因为一般来说考试类机构的培训方向更多的就是交你如何备考的一些出题趋势、方向、方法、规律等等,更多的是自己课堂的消化吸收和课下的努力程度,它并不会向一些兴趣班一样还在课堂慢慢引导你,激发你学习的兴趣。
所以,当被家长问到“为什么孩子学了这么久的课程,花了这么多钱,成绩却还是不尽如意时”我开始重新思考“教”与“学”这件事,思考学生没有考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A类学生:高二,英语(雅思)基础4分,目标分6分,对英语不感兴趣。总体上课表现为上课迟到,课堂不认真听讲,走神,玩手机,打游戏,睡觉,布置的作业完成部分或者不做,课后单词没背(背的很少),真题没练(练的很少),学完三个月后雅思成绩4.5分。
A类学生是前面讲到的第四种学生的具体化。再专业的老师之于这类学生而言只是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很美却遥不可及,因为他们根本不在学习的状态。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管理能力了,而不能置之不理,诸如玩手机、睡觉(打瞌睡)这类问题是可以做到避免发生的。但是现实也有一个矛盾的存在,老师出于责任心的三番四次的提醒与劝导,最终会换来的教学的消极评价和评分,于是颜面有损、工资被减,最后老师再次面对学生时就可能视若无睹,无心教诲了。
对于负责学生学习跟进的工作人员,诸如学习管理师、学习顾问、学习教练这些角色来说,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的监督与检查,比如每天的出勤准时与否、单词及其他学习方面的考核与指导、作业提醒及完成情况。而这也有一个现实矛盾,处在这类工作岗位的人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是“万能”的一线人员,公司的大小事务和其他与学生相关的服务性工作几乎都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他们分身乏术,很多时候不能顾及到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考核;另外,授课老师与他们沟通的不及时或者缺乏沟通也造成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不够了解。而且,即使是有沟通,了解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大体情况,没有具象支撑。这样很多时候她们所做的事起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不过,话说回来:学习,更多的真的还是靠自己。
对于学生课堂专注度不高的现象,很多家长希望授课老师可以有方法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度。普遍来说,使课堂内容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确也属于一个老师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需要有意识的去强化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就考试本身而言,其实不存在“兴趣”一说。第一,绝大多数中国学生从内心深处就对考试有恐惧和厌倦感,其中还包括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好的人。第二,去到培训机构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在被培训的那一领域原本就是其软肋。人一旦跳出舒适区本身就会不安甚至是排斥,毕竟没有人喜欢被证明在哪一方面不行,也没有人喜欢受打击。第三,除了老师的努力激发,兴趣的培养很多时候其实是成就感的自我创造。人一旦在坚持做某件不擅长的事情有所进步或成果时,或大或小,都会提高他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增加学习乐趣。如果只是依赖老师的激发,这种兴趣也会稍纵即逝。
最后,我想谈谈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方面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从“不好”到“好”可以发生转变的。因为这这两方面都和学生从小到大所成长的环境、性格、学习经历息息相关。
刚步入教育培训行业时,我对身处在所在的培训领域的学生不能理解,甚至有的时候会有些嗤之以鼻。一个小时高达400-700的课程可以说旷课就旷课,迟到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而不来的理由大部分在我眼里都构不成不能来上课的借口:或是因为一场雨不方便出行,或因为感冒身体的稍加不适,或因为前一天晚上熬夜追剧打游戏或者其他夜生活没休息好,或者因为上课时间9点太早和自己的生物钟有差异不能克服······而想想自己以前在晚自习十点后自习到十一点,回到寝室拿着台灯、手电筒学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六七点到教室;在医院挂着吊瓶也是将书摊在腿上,用未插针的手拿着笔写字;那个时候排队看书、吃饭看书、上洗手间仍然是看书;一个月可以不出校门留在教室学习······说这些没有想标榜自己什么,也没有什么好标榜的,也不是要教育谁要这样做。只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对一个人性格各方面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会有足够的压力催促他必须得去做,做好。所以我慢慢理解了,也慢慢用平常心看待他们。毕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或是不仅仅是不一样,而是存在巨大差异。我不能也没资格以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立场去评判他们什么。
回到标题“孩子成绩没提高,究竟是谁的责任”?家长?孩子?老师?培训机构?我想这个问题更不是非A即B的答案。
现实中,这些角色之间都存在矛盾。家长怪孩子进步小、怪老师不够用心、怪培训机构服务不完善,家长的“怪”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我想说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真的是在培训机构几个月的听听课就能被建立起来的吗?难道这只关乎老师和培训机构本身?如果是这样会不会是夸大了培训机构本身的作用?弱化了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经历的影响?
而孩子(学生)本人呢?他们怪老师上课不够幽默风趣、怪课堂枯燥、怪知识本身太难?但是我想说,学习本身就不像吃喝玩乐般轻松,学习没有那么多的“好玩”,对于备考的学习更是没有那么多“有趣”?你可以跨过舒适区就是荣耀王者,跨不过就是一坨微卑烂泥。你以为上课听听老师讲解,下课把作业完成了就是学霸级人物了?我想说对于本身是死穴的地方,你做的只是九牛一毛。
而老师认为自己认真准备课件、课堂讲解足够专业、授课经验足够丰富。不可否认处在这个行业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有着令人艳羡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这些在英语学习中本身有问题的学生而言,老师所讲的是不是更倾向于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是不是上完一堂课后就束之高阁?是否有真正倾听学生的苦恼?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而不是按照教学课件和教学大纲按部就班,最后学生学完还是原地踏步,然后家长找上门来一顿痛斥。
培训机构本身呢?他们在顾客报班前各种“夸夸其谈”。然而家长找上门来时各种“治标不治本”的解释和措施一幕幕重复上演,一些所谓的“服务”和“个性化”只不过是一些“流程化”的杯水车薪。于此,培训机构是否可以对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家长学生为了避免后期的不满,自己是否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比如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或者很差的学生要在几个月内要拿到6分雅思成绩,是不是首选就是雅思培训机构?事实令人怀疑。很多这类的学生几乎就是带着个空脑壳听课——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弱到渣、对考试内容一无所知,加上对英语学习本身有排斥不感兴趣,课上就等着老师一口一口喂,课下也不多琢磨,不主动思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像这类学生,是不是可以考虑选择一些针对性的课程,或为基础、或为兴趣培养。
以上内容没有想要批判谁,只是在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引发的一些思考。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非一人之力可以解决,也非一日之功可以扭转,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只要一方的链条断裂,最后的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是收效甚微,不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