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骑手分别带着自己的马比赛,但比的却是谁跑的慢,于是便吞吞吐吐的比起来,一位智者传授了一个方案,稍后,两位骑手却扬鞭挥舞,跑了起来。
由于思维惯性,我们更希望马上知道智者到底给了两位骑手怎样的方案(滑到本文末尾),但如果想成为厉害的人,请仔细看完下文。
面对这则故事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环境和境遇不同,方案也会千差万别。方案没有对和错,只有高与低,如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使自己脱颖而出,就需要我们摆脱惯性思维。
1、摆脱惯性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思维模式一般跟我们既有的知识体系有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一般分为以下四种: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事情的决策都善于从第一种(知道自己知道)知识中获取方案来作应答。如果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能很好的引导我们解决现有问题,我们就会通过对现有情况进行类比和推理,即第二种(不知道自己知道)知识。如果是其它领域的知识,我们根本没有涉足这方面的系统理论和应对之法,即使我们运用现有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时,这就要求我们去发现新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些相关的知识正好和第三类知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吻合。我们身处知识大爆炸时代,近30年的知识增长和存储量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知识积累,相比于浩瀚的知识量,个人的知识(知道自己不知道)就相对的狭隘和短缺。所以知识时代要求我们有清晰的知识管理目标,提高自己的知识管理能力。
2、提高知识管理能力
我们已经处在信息不断膨胀的时代,知识产权的地位也愈渐凸显出来。难怪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中分析得出,人类历史上权利的来源已经从暴力、财富转移到知识,他提出“知识将颠覆全球的权利格局”。如何更好的整理自己的知识图谱就显得至关重要。
知识管理通常围绕以下五个维度相互拓展、相互影响。
学习知识:
激励人类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包含两个:1、好奇心 2、求知欲。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不论是为了安身立命,还是为了精神自由,都应该有对知识的良好愿景。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的兴趣远大于你的能力和时间约束",但是事实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相当一段时间,你的学习要聚焦,善于做减法。每个知识体系的知识结构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该结构称为金字塔结构,首先需要打好自己的基础知识,然后慢慢窥探整个知识结构的全貌,最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金子塔的面积越大,收获就越多,影响力和价值也会变大。
保存知识:
前期我们对信息、常识等内容理解、整理、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循环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体系,所以要为每个知识块、知识点建立索引,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存在硬盘和书架上的信息和资料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保存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学会“断舍离”,跟沉睡的信息说再见。
共享知识:
学习知识和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知识最大化,比如两个人赛马比慢的故事,如果单纯的依靠现有的知识去决断,很难给出合理的答案。这时候我们需要去共享自己的想法,分享给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陌生人,抛出问题也好,解决问题也罢,都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方式。共享的目的不仅是自己对知识的反刍,同时也是自己思想的传播和隐性知识的显化。
使用知识:
所有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我们现有的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书籍、音视频等。但是这些知识理论性质偏多,具体决策只能通过亲身经历才能习得。而隐性知识的积累又依赖于日常的工作的累积和有意识的学习,只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能力。不同的知识间是互补的,只有组织或个人保持协作和共享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创新知识:
“凡墙都是门”,看似堵死的墙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门,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就是创新,所有关于知识的学习、保存、共享、使用都是创新的基础,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蓬勃发展”,不断循环起来。
3、知识带给我们什么
我们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现在正处于知识的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新旧时代交替中的弄潮儿,同时知识也成为新时代的交易入口,做好内容、传递知识成为一种可靠的变现手段(新时代的交易入口是知识,既非流量,也非人格)。自媒体人和IP等的凸显,也成为知识内容的个人化成为一种趋势;内容直接收费的窗口即将来临,需要钱买来的内容才是最有影响力的。所以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好的知识会在更多方面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感谢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受益匪浅,本文中很多内容也从书中引入。
写在最后,智者给出的方案是:交换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