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虽然没下雪)
冬天最适合做什么呢,双手插在口袋里,脸缩在大围巾里,插着耳机晃荡过一条落叶的街。
之前的某一晚也这样晃荡着往家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一首歌,然后(滞后地)听懂了:林夕写给陈奕迅的《时光倒流二十年》。
这首歌主要讲什么呢,写词人用他最擅长的白描手法,以一个男子的口吻回想爱人(或者也只是喜欢的人》生活的片段:在你还是小小朋友的时候,穿着白衬衫灰裤子的校服,怎样乖巧地排排坐着,分一个苹果;星期日里小小的你,怎样被大人穿戴整齐,带到教堂,捧着歌书唱一首首赞美诗;在公园里有没有调皮,玩得满身尘土,在亮闪闪的夕阳照着回家去。
歌词的主人公,只是看着女生家里的照片墙,思绪就已经溜了这么大一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能倒流时光与你童年便相识多好,余下日子甚至都能多闪几倍光。”
可能因为歌词写得太平实,以前不太懂,再加上曲调温暖,以为就是一首普通的暖情歌。其实不是的,因为我与你现在才遇见啊,你过去的二十年我不能参与,实在太遗憾了。是讲这样的一种遗憾的歌,可是遗憾中又带着爱的暖意。
真的太喜欢一个人,才会为自己没有参与ta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到遗憾吧。就好像生活里常常演的,准媳妇到婆婆家做客,后者必然会翻出一本厚相簿。两个人头碰头坐在一起嘻嘻笑着,从开裆裤开始细说从头,从早上看到金黄的夕阳也给妈妈和准媳妇都镀上金黄的颜色,直到那人来叫吃晚饭,问在看什么。准媳妇抬头,说哎呀,能早点认识你多好啊,补上那么多没办法参与的过去。
所以说时间是不是有实体的?除了《时光倒流二十年》里菲林凝结的时间,还有黄伟文给陈奕迅写的《葡萄成熟时》,大家都知道的,时间把你的智慧酿成红酒,即使来年也没有收成又怎样,“仍可一醉自救”嘛。可是林夕的《绵绵》居然也是暗搓搓写时间,还写得那么好,谁又能相信呢。最喜欢的一句是“和你也许不会再通宵,坐到咖啡酸了,喝也喝不掉。”,以及“从前为你舍得无聊宁愿休息不要,谈论连场大雨你窗台漏水,不得了”。绵绵,是亦舒书里的主人公,性格设定娇憨可爱,男主识于微时挂念一生(好像吧,记不清了),并不是之前猜测的“明明”的谐音,并不是。
可是看着这歌词会想,写得这么日常,又这么精准。他是有经历过吧。和谁在窗台倾谈一整夜,时间变成酸味留在咖啡里,聊过的细碎的话题变成时间的羽毛,也融在咖啡里,之后回想那时,竟然会有酸咖啡的味道。是有多喜欢一个人,才会连休息时间都不要,连续听一晚上关于“窗台漏水”的琐事,也听得津津有味。
打住了,再这样下去又是林夕林夕林夕。没办法,涉猎太窄。我也是有听其他歌的,比如萧潇的《时间没有等我》。高中以前还很火吧,会跟着唱“时间没有等我,是我忘了跟着走”,还记得当时很迷的小说作者会在后面加一句“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里一个漫长的打坐”。时过境迁小说作者看到自己的画蛇添足可能都会想自掘双目,可是曾经觉得太朴实的原歌词,却越来越像箴言一样嗡嗡作响。尤其是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步入人生新阶段的现在,会觉得,是不是自己被时间封印了,在某个叫做“舒适空间”的过去。其实不是时间没有等我,是我忘了跟着走吧。
其实还是有不随着时间改变的东西的,比如一年一年(今年又是时候了)就到点响起的《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一到点就必然感到的,仿佛充满魔力必须会高兴的圣诞节。“it's hard to be alone,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
这才是正题,好久不更新的文章。如果还能看到的小读者。祝你,(借用黄伟文写给张敬轩的《青春常驻》)偶像永远也不倒,爸妈永远也爱好,最好你在意的所有面容都不会老。
圣诞快乐哈!(提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