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深受启发,介绍给大家。Daniel J.Siegal和Mary Hartzell写的《由内而外的教养》(建议直接看英文版),虽然这本书通常会认为是养育孩子的一本书,事实上这本书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我们在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这本书的主旨就八个字——反思修正行为模式。扩充开说就是,认识到什么情景或他人怎样的行为会激发你特定的情绪类型,以及你在该公场合下,会如何反应,意识到你自己的行为模式,对造成这种行为模式可能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内在反思,找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采用合理办法修复内心的创伤、未曾平复的情绪,找到对该种情景模式新的应对方法,从而跳出该种行为模式的反应怪圈。
举个例子:我经常在宋先生玩儿手机玩儿的兴致勃勃的时候把他的手机没收,如果在这个时候宋先生说:“你好讨厌”,我就会开心地带着战利品—他的手机—得意洋洋地走开。要是宋先生说:“你真烦人”,我就会暴怒地数落他一顿,然后我俩就陷入冷战的尴尬。看到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对自己的反应模式作出了回忆和反思,后来我发现可能和中学时候当课代表的经历有关系,当时每天面临着大量的作业催收,脾气就总是很暴躁,而被催作业的同学,总是会一边摔得作业一边说,你真烦人啊。所以可能就造成了我现在一听见“烦人”,就好像又回到当时暴怒、挫败、愤慨的感觉里,而且还特别讨厌当时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当想明白这一点以及我的情绪来源后,我就深刻的明白,其实我的愤怒和宋先生玩儿,手机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我还是会经常没收他的手机,但没再因为宋先生说:“你真烦人啊”,跟他发生激烈的争执。这本书让我在此时不管面对宋先生的何种言语,都能保持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洋洋得意的走开。
这本书对于孩子的养育以及人际交往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也可以用八个字表述完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一部分思想中,作者强调要深刻体会别人的情绪,从而达到共情的状态,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而共情能力是与一个人小时候的情感状况,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本书的副标题意义所在,“别把我们儿时深恶痛绝的,加诸孩子身上;别让我们儿时抱怨父母的,再被孩子抱怨。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