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病,都是被情绪打败了”

我们常常听说“病由心生”,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现代医学越来越发现,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压抑的情绪、未说出口的话、日夜累积的压力,最终都可能以疾病的形式在身体上显现。


01 情绪是身体的警报系统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保护机制。恐惧让我们避开危险,愤怒让我们设立边界,悲伤帮助我们处理失去。然而,当情绪被持续压抑、忽视或过度放大时,它们就从保护者变成了破坏者。

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进而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这意味着,那些总是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的人,往往更容易生病。

02 情绪与器官的神秘连接

中医理论早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现代心理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关联:

· 经常愤怒和不甘心的人,更容易患肝病、高血压

· 长期忧虑、思虑过度的人,常出现消化系统问题

· 持续悲伤、不愿放下的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 恐惧不安、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会有肾脏和泌尿系统问题

这不是说情绪直接导致器官病变,而是不良情绪状态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影响器官功能。

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成了身体的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表达真实的感受:工作中受了委屈只能强颜欢笑;婚姻中有了不满选择沉默忍耐,对父母有怨言却说不出口...这些未能表达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们会在体内积聚,寻找出口。

很多人脖子上长结节、甲状腺出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有很多“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的话;经常胃不舒服的人,可能正在“消化”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腰部不适的人,或许正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

03 情绪生病了,身体跟着吃药

当我们感到情绪不适时,常常会忽略它,或者试图用各种方式掩盖:疯狂工作、沉迷网络、购物、喝酒...我们以为这样就能摆脱不舒服的感觉,实则只是暂时麻醉了自己。

直到某天,身体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失眠、头痛、胃痛、心慌、免疫力下降...这时候我们开始求医问药,却很少回头去看看:我的情绪是不是早就已经“生病”了?

04 如何不让情绪打败仗

首先,学会识别和接纳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在传递信息。不要简单地评判自己的情绪,而是试着去理解它为什么会出现。

其次,找到健康的表达方式。无论是通过谈话、写作、绘画还是运动,给情绪一个出口。不必担心别人的看法,真诚地表达自己是一种勇气。

再者,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家人,或者寻求专业帮助。不要一个人承担所有情绪重担。

写在最后

身体是情绪的忠实记录者,它刻印着我们的每一次欢喜与悲伤、压抑与释放。善待情绪,就是善待身体健康。

世上所有的病,并非都是情绪打了败仗,但管理好情绪,确实能够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从今天开始,关心身体的同时,请关心你的情绪健康。

因为,真正的健康,从来都是身心合一的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