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贺岁档之后, 已经好些日子没去影院看一场电影.  没能赶上好评如潮的新片, 也没有盼到重映的经典作品. 和朋友在列表里上下划动筛选数轮, 勉强定了《哆啦A梦》, 准备打发半日,  至少还能占上些许情怀.

剧情从过去, 现在, 未来三条时间线展开. 童年大雄因为一个熊娃娃思念起了早在幼稚园时就过世的奶奶, 不顾哆啦A梦的反对, 坐上时光机回到三岁的过去. 奶奶发现了躲在角落窥探的他, 望着学生时代大雄的模样, 喃喃说: “如果能见到大雄的新娘子该有多好啊”.

影厅里的人不多, 大多是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 我们的座位被几个聚会阵容的小学生包围. 如今的动画, 多了一些对画面的极致追求, 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塑造, 最重要的是迸发出了更多的动画题材, 这是很多老动画所不及的, 当然也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这个时代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 对故事有了更多的思考. 题材的多样性正是新生动画的活力源泉. 

《哆啦A梦》的最后, 奶奶赶上了赶上了未来大雄的婚礼. 婚礼现场的大雄爸爸轻声道: “我好像感觉妈妈在这.”

酝酿了全片的情绪瞬间释放, 却听到身边的男孩对同样七八岁年纪的女孩自豪的说: “看吧, 这就是主角光环.” 我赶忙擦了擦眼泪, 生怕上演一幕孩子眼中的成年人疑惑行为大赏.

走出影院, 回味一番, 作为纪念《哆啦A梦》50周年的作品之一, 这部影片也算是承载了我们童年的记忆.

曾经的动画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很纯净, 讲述着情谊千金, 成长可贵. 也因为没有如今百花齐放艺术资源, 当时看动画的我们, 往往揣着今天看了, 明天就没有的珍惜感.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印记, 我们自然有理由喜欢自己的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