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助听器“越戴越聋”,什么原因呢?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像给耳朵配了个“智能喇叭”。它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经过芯片分析处理,再精准放大到患者需要的频段。现代数字助听器还搭载了声音压缩技术,既能补偿听力损失,又能避免过大音量损伤残余听力。
正规验配的助听器,本身不会导致听力下降。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17年就明确,正确使用助听设备是应对听力障碍的一线方案。那为什么有人觉得“越戴越聋”呢?
从三个方面来说:
1、随意网购助听器,或者直接使用别人的助听器。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曲线千差万别,就像眼睛看不清楚,有的近视眼有人散光、有人远视,不经过专业测听和调试,就戴的助听器,就像近视800度戴400度的眼镜,看不清还用力看会用眼过度、疲劳。
2、要么很少戴,要么戴着一直不取。有些老人怕“依赖”,每天只戴一两小时,长期隔绝声音会加速听觉功能退化;另一些人戴上就不愿摘,我们的听觉中枢需要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突然接受大量声音刺激会导致听觉疲劳。
3、配了助听器后多年一直不复查调试。要知道听力损失是动态变化的,就像近视度数会波动,每半年做一次听力评估,及时调整参数,才能始终匹配需求。
90%的“越戴越聋”其实是自然衰老+错误使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的耳蜗毛细胞从出生起就在不断损耗,就像皮肤会自然衰老一样。不及时干预的听力损失,反而会导致大脑听觉中枢退化,这才是有些人摘下助听器后感觉更聋的核心原因。
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曾跟踪调查3000名听损患者10年,发现科学佩戴助听器的人群,认知衰退速度比不佩戴者慢32%。保护残余听力,就是在延缓整个听觉系统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