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 “戏子误国”

        今天和孩子讨论了关于“戏子误国”的问题。

        首先呢,“戏子误国”是封建社会的思想产物。旧时,称职业戏曲演员为戏子,在古代是一种被人瞧不起,会受到轻视的职业。那"戏子误国"又从何说起呐?公元前923年,李存勖统一北方,建立唐朝,称帝。称帝之后的李存勖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开始终日享乐,不问政事。享乐的这个乐子是什么呐?就是看戏唱戏,那时候唱戏的人被称作是"伶人"。爱唱戏的李存勖还时髦的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皇帝的名字,即使是艺名,别人也不可以用。有一次,伶人唱戏时,喊了两声"李天下",没等李存勖说什么,一旁的伶人上前去直接赏了喊"李天下"的伶人两耳光。李存勖给予了伶人很大的权利,不仅让他们做官,还让伶人充当卧底,以至到了后来,当李存勖被敌人包围时,也只有伶人在身边。自此之后,这个词就流传了下来。

        李存勖时期的戏子,也就是伶人,误国了吗?误了。但是是伶人的错吗?未必。如果不是李存勖赋予了伶人如此大的权力,伶人也不过就是一个唱戏的戏曲家而已,何德何能可以上朝廷,谈论政事,甚至刺探朝廷官员的一言一行。"戏子误国"跟"红颜祸水"是一个道理。究竟是谁犯了错,又是让谁背了锅,明眼人一瞧便知道。

        其次,键盘侠口中的“戏子误国”别有用意。国人常常自认为活得累,从小就不能输在起跑线,整个人生是接连不断的攀比,充斥着无处不在的鄙视和被鄙视。处处都需要不仅争取做得比别人好而且尽量抢先,明明这样让所有人都疲于奔命,却不去追究这样的生活问题在哪里。反而随波逐流,被碾压也抓住一切机会去碾压别人。所以,一旦人们发现各种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有了被碾压的机会,就会立刻不问缘由的踩下去。这就是被“键盘侠”轻易挑拨起情绪的原因。而键盘侠们重提“戏子”这类侮辱性称呼,也无非是利用大众情绪,吸引大众眼球赚流量,赚人民币而已,如果明天他们夸赞所谓的“戏子”好处多于批判,那么我们看到的就将是一片赞扬声。所以流量时代,要有清醒的头脑,多些学习积累,才不会人云亦云或轻易被蛊惑。

        最后,无论何种职业,学有所长才是立足之本。现在的演艺圈,很多明星艺人,其实都担不起"戏子"这个称号。你指着一位明星说他"戏子误国",说不清到底是贬低还是夸奖,因为古时候的戏子,放在现在的社会可都是"匠人",是对工作执着,有精益求精精神的人。而现在的“流量明星”,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演不像,唱不好,说不清,可偏偏什么都敢碰,不是靠内在的素养,而是靠包装,靠“流量”,当然不可否认,社会整体素质、公众的喜好偏向和价值取向,也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贡献。说的俗气点,“戏子”工作也要谋生的,如果大多数观众追捧低俗浅薄的作品,能够出名成功大把捞金的,自然也不会是专注于内在提升的演员了。但老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受其殃”,大众总会成长的,无论是年龄还是阅历,明星们如果止步不前,不思进取,总会被败光“路人缘”的!只懂得看外表的民族是肤浅和浮躁的,而开始追求内涵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我们看到更多的节目开始回归专业素质的磨练,大众对流量明星被老艺术家们“吊打”的评论不断,专注修养的演员不断展露头角,这都是内涵提升的讯号,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浮华过后,必是沉淀!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我们在认清“戏子误国”的真相后,要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来蹭一蹭赵丽颖和冯绍峰的热点吧。先还是说一声恭喜恭喜。祝百年好和。 今天手机收到的第一条推送就是赵丽颖和冯绍峰...
    草莓蛋黄pai阅读 5,749评论 0 4
  • 图片发自简书App“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 ...
    澧之谣阅读 4,650评论 13 20
  • 书接上回。 晋王李克用有十三个儿子(包括义子),被称为‘’十三太保‘’。其中除了三太保李存勖是他亲生外,其他的十二...
    水中沚阅读 7,606评论 23 45
  • 我是林丽花,就职樊登读书会福建分会,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41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温哥华分会的一场《非暴力...
    花丽林阅读 3,060评论 1 1
  • 和同事闲聊时聊到了去年的魏泽西事件,同事不由得抱怨起魏泽西来:"怎么这么笨呀,这种错误也能犯"。然后跟我聊在网上的...
    A00小浅阅读 7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