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赋得香出衣诗》
【南北朝】刘孝威
香出衣,步近气逾飞。
博山登高用邺锦,含情动靥比洛妃。
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
苏合故年微恨歇,都梁路远恐非新。
犹贤汉君芳千里,尚笑荀令止三旬。
刘孝威,南北朝时期南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
在南北朝时期,刘孝威兄弟以及子侄辈,有七十余人并且都能撰写文章,在梁朝影响很大,其中,兄长刘孝绰名气最大,能文善草隶,号“神童”,“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流闻绝域。文集数十万言,行于世。”。三弟刘孝仪以文胜,六弟刘孝威以诗胜,人称“三笔六诗”。另外三个妹妹也是文采清拔(《梁书》)。
刘孝威诗作词藻靡丽,总体属于“宫体诗”,与庾肩吾、徐摛等十人并为太子萧纲“高斋学士”。然而也有不少清新婉丽之词,比如《望隔墙花》:“隔墙花半隐,犹见动花枝。当由美人摘,讵止春风吹”,意境朦胧,想象优美,历来被人赞誉。
这首《香出衣》也是刘孝威的一首佳作,原名《赋得香出衣诗》,当是简文帝在东宫召集文士相互唱和的诗作,题材为杂言古诗,对仗工整,辞藻优美,通过描述了一位美人的仪态风姿,进而赞美美人的品德高洁。
“香出衣,步近气逾飞。”。首句没有采用古乐府的起兴手法,而是采用烘托手法,描写美人出场,人未到,香气四溢,然后美人款款走来,越走越近,香气就更加浓郁飞扬,令人遐想万分。
“博山登高用邺锦,含情动靥比洛妃。”。“博山登高”指的是丝锦的名称,这里专指“邺锦”,也就是魏晋时期都城邺城所产的锦绣,晋代陆翙的《邺中记》记载:“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邺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平阳采桑之津,躬劳蚕月。”,指出河北山西当时盛产丝锦。“洛妃”指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宓妃,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曹植的《洛神赋》使洛妃名闻天下。这句描写美人的衣冠形貌,身上穿着邺城产的名贵锦绣裙,笑靥如花,含情脉脉,堪比传说中的美人宓妃。
“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香缨”指香囊。“麝带”指麝香带。“金缕”指金丝,泛指金属制成的坠饰。“琼花”,古代传统名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今已失传。“胜”为古代妇女首饰,“玉胜”指玉制的发饰,《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髮戴胜”(晋郭璞注:“胜,玉胜也。”)。“徽”指丝线,《说文》:“徽,三股绳也。”;“珠徽”就是指编织着珍珠的吊饰。此句描写美人的装饰:美人身上佩戴金线织就的香囊和麝香带,头上戴着缀满珍珠的美玉发饰,犹如琼花,洁白无瑕,晶莹剔透,超凡脱逸。
“苏合故年微恨歇,都梁路远恐非新。”。“苏合”、“都梁”为古代著名香料名,皆产自域外,苏合产自罗马,都梁产自伊朗。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之四:“博山炉中百合香,鬱金苏合及都梁。”,宋代王观国《学林·五木香》:“盖谓鬱金香、苏合香、都梁香也……皆蛮所产,非中国物也。”。“歇”指香气散发。这句描写美人使用的名贵香料:苏合香远隔万里,来到中国已经是第二年,一路香气散发,香气略淡,因而感觉到遗憾,都梁香因为路远,恐怕都不是新产的香料,这两种名贵香料,由于产自域外,因而不能闻到新产的香气,颇感到遗憾。
“犹贤汉君芳千里。尚笑荀令止三旬。”。“汉君”指的是王昭君,昭君出塞,汉匈和亲,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荀令”指荀彧,典故源自“荀令留香”,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说的是三国时期,荀彧为尚书令,称为荀令君,荀令君人品正直高洁,姿容美仪,相传他到别人家里,走了以后,他曾坐过的地方好几天都有香气。这句是全诗的诗眼,前面所有描述都是为了最后主题铺垫,紧接上句,因为域外的香料久远而感到遗憾,其实,真正能让人流芳后世,名传千里的是美人的品德,而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荀彧坐在别人家里,仅仅留香三天的传说。
这首《香出衣》,从最先的美人出场,香气四溢,引人入胜;到美人裙裾华美,仪态万千,一笑一颦,含情脉脉,让人情动;然后描写美人的奢华装饰,从上到下,珠翠玉围,香囊麝带,散发着雍容华贵气象;并且感叹即便是名贵香料苏合、都梁,都嫌弃是远方而来,不能展现原有的风采,突出奢华;最后大转折,说明美人的芳香,并非是佩戴香料香囊所产生的香气,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诸如王昭君和荀彧的品德高尚所散发的“芳气”,这才是流芳百世的原因所在。
这首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美人的形态仪表进行详细刻画,最后落脚到美人的气质品德上来,层层深入,最后点明主题,既有宫体诗的纤丽,又有近体诗的清新,辞藻优美,对仗工整,浪漫飘逸,寓意深刻,实属南北朝诗词中的一股清风,堪称刘孝威的代表作。
2019/4/28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