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未知数,我们不敢确定未来甚至明天会发生什么?最近看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作者在生命的尽头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可谓用心良苦,令我感慨万千,留下了点什么。
先评价一下这本书吧,作者把她生病之后的心路历程写出来,这本书早在半年前R同学有推荐我看,他说:人只有生病了,才会知道珍惜,应该看看这本书。我当时不想看,人生是有那么多束缚的,也是有很多想法的,我想看完这本书,我会对活着有新的感想吗?我想大抵这类书也会带给我很多想法,可能是作息上的、抑或是生活上的改变,因此我不想看。
机缘巧合,我在多个场合被推荐的情况下翻开了书,里面有很多地方感动,看到土豆想要过圣诞节礼物的时候,各处的人从四处拿礼物过来,我看的满心温暖,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温暖的力量值得我们发现;看到孔雀爷爷那么不辞辛劳的照顾奶奶的时候,我会无比羡慕那润物细无声的爱情;看到同病相怜的乳腺癌患者开玩笑的说着义乳风波,我却无比心疼…还有好多如此真实的细节,每一个画面都有明亮的闪光。
我跟R同学讨论我看完这本书没有看到珍惜,我看到全书最多的两个字:痛苦,病人身体的痛苦,家人心里的痛苦,让我觉得也很痛苦,人在那么痛苦的环境中,应该会有无数次的想要放弃吧,死亡是最轻松的一件事情,而作者却艰难而又坚强的选择活着。我想人在那种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生活中,那时候欲望也变少了,期望也变少了,她向神祈祷:神啊,就算让我接受这痛苦,你就让我活着吧,只要能让我每天看到爸妈牵着土豆的手从这条马路经过,就算我的尸体怎样我都愿意。这时候大概会觉得活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也就会看到更多美好的事情吧,仿佛医院旁边的风景也变得美多了。为什么呢?这还是跟以前一样吗?怎么影响就不一样了呢?这大概跟心情有直接关系。我想起准备离职的同事说的一段话: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工作交接差不多了,才静下心来看看这一路,想想还是有特别多美好的回忆在里面,这几天工作也感觉理顺了,以前就觉得那么乱。所以工作还是那份工作,只是他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心情。
作者在书里写到‘感情永远是见异思迁的,我不相信日久生情’,甚至作者还开玩笑的说着自己真的离开,安排丈夫的终身大事,在生病的过程中,作者痛的生活不能自理,丈夫说:只要你能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的屁股我也愿意。作者的活着对于土豆是有妈,对于光头是有妻,对于父母是有女。一个人在亲情中就有那么多的角色,何况在社会中的角色呢?想起前几天跟小阮讨论的一个问题,他年初的时候不小心碰伤,差点碰伤眼睛,那时候我不知道他伤的多么严重,以为是很轻的,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第三天我才意识到他碰伤的严重性,他后来跟我说:当时特别害怕这会影响视力,会留疤。我说:留疤也没关系啊,这是岁月的伤痕,但是我从来没想过会影响视力这件事情。我也没想过影响视力之后的事情。他说:我想到了,我想到万一影响视力,我肯定会给父母带去负担,给家人带去担忧,还有你,我肯定也会离开你的世界,不会继续跟你一起。我听了之后心里某个角落特别疼,我不知道说那里面他会有如此的挣扎,我没想过如果有不测,我们会怎么样?我们的关系应该没有那么脆弱,但是他说人总是会做最优的选择,真有这样的不平衡,也不会幸福的。
作者在生命的尽头觉得亏欠外婆好多,亏欠父母好多,我们总以为我们还年轻,还有很多的时光可以去潇洒,还有很多的任务要去完成,殊不知此生会有太多事情来不及完成,怎样才能从容一些呢?我想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等我有空的时候……等我有空的时候减肥,等我有空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等我有空的时候我们出去玩,等我有空的时候去考试…而我妈经常跟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就是在她这句话的指引下,我还是抽空去做了些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是还不够,有些事,总觉得未来还长,但后来想想,未来是很长,但是并不一定所有人能陪你到最后,你终究还是要一个人走的。
去长大,去经历,去思考,去发呆,去做想到的事情,我想在没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迈出第一步就好了,我先求做完,再求做好。就如这篇读后感一样,为了开始,好早以前题目就写好了,可是总觉得思考里还差点什么,想来想去我先写完吧,于是断断续续于东极岛返回上海的中巴车上完成。
《此生未完成》,谢谢作者于娟给我们留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