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天,我从夹沟乡调到金南税务所工作,金南税务所管辖着金南、金沟、卞塘三个乡的税收工作,税务所只有5个人,所长殷正儒、会计黄勇、我任金南乡专管员、殷舜奎任卞塘乡管理员、徐痕苇任金沟乡管理员,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闲人没有。虽然人少,但工作上一点含糊没有,基本上年年都能评上先进。究其原因,除了殷正儒所长领导有方外,还得益于我们所有一个“老一当”,他就如同一名“老班长”,一言一行都为我们树立着榜样,这个“老一当”就是广受大家尊敬的徐痕苇同志。
说起“老一当”的称呼,还是我的父辈们给他起的。我父亲同徐痕苇同志年轻时一同在高邮税务局工作,文革后一起下放回金湖,后来就地分配工作,几年后他们又一起调到黎城税务所工作,再次成为一个战壕的战友。据我父亲讲,徐痕苇同志工作特别认真,责任心极强,做事从不拖沓,一一当当。那个时期,他们经常联合起来下乡查税,有时遇到下雨,徐痕苇同志总是自带着雨伞、雨鞋,仿佛都能先知先觉一般,久而久之,我父亲他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一当”。其实我认为“老一当”是个褒义词,用在徐痕苇身上还蛮名副其实的。
听我父亲说,徐痕苇同志在金南税务所工作之前,曾在金湖县财政局公产管理所工作,任会计,公产管理所办公地点在涂沟乡,其实那时全县也没有多少公产,最大的公产就是白马湖里的鱼虾和湖边上的芦苇。听说好像是76年春天,财政局对公产管理所以及一些税务所的工作人员进行调动,限期到岗,在其他同志都为找不到车辆搬运生活用品而愁眉蹙额时,徐痕苇同志雇了一辆拉芦柴的驴车就把所有的家当运到了金沟,一点没有耽误工作。十多年后,省局来人到金南调研时,还有人饶有兴趣地提出这段往事,引发大家纷纷称赞。
我和徐痕苇同志一起共事四年,有一件鲜为人知的旧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1988年年末,金崇政所长调到县局任人教股股长,副所长徐痕苇同志本应顺理成章地主持金南税务所工作,但县局领导找他谈话时,他态度坚决地回绝了此事,弄得金南税务所几个月无人挂帅,虽然县局叫我以会计的身份负责“上传下达”,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这段时间让我拘谨不安,十分窘迫。1999年,徐痕苇同志被调到县城直属所工作,由于编制原因,县局考虑他不再担任副所长职务,但由于徐痕苇同志是获得过两次省劳动模范的先进人物,且在本系统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县局领导在同他谈话时,兜兜转转,难以启齿。谁知徐痕苇同志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副所长职务,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尴尬。
在我的印象中,徐痕苇同志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但他确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多元化兴趣爱好,他喜欢养花种菜、摆弄盆景、捣鼓根雕、锻炼身体,甚至勤于操持家务,这些爱好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充分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徐痕苇同志除了爱好广泛外,还有一个“老好人”的性子,他在所里虽然是我们的前辈,但性格却温柔善良,总是笑嘻嘻的,从来不端架子,和我们一点“代沟”都没有,他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算得上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去年重阳节,县局组织全体老干部赴扬州开展“奋进新征程,最美夕阳红”党支部学习活动,这是我大概相隔十年后见到徐痕苇同志,交谈中得知徐痕苇同志已经93岁高龄,但仍然思维清晰,且耳聪目明,行动也非常自如,又询问他目前生活怎样安排,他说一切都是亲历亲为,让我羡慕不已。徐痕苇同志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同时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想,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活成徐痕苇同志一样,那也是十分惬意的人生。
缪庭汉
202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