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记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统治

  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文明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崛起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盛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主要内容

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