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分享的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II:与十几岁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里面提到两点:剪不断,理还乱和借你一双慧眼
作者海姆·G·吉诺特,是美国心理学博士、儿童心理学家。他短暂的一生都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25周,并以31种语言畅销全球。
话说这个时期我还要将近10年才会亲身经历,这次正好是提前学习,也分享下我个人的感想。
1:剪不断理还乱。十几岁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我们大人眼里的“叛逆”,是因为成人习惯以孩子还没长大,自己是过来人,秉承“吃过的盐比孩子走过的路都多”,于是,以出自对孩子的爱为借口,倚老卖老,加以指点。而孩子常常会对父母长辈们“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十分恼怒。他们试图努力让自己变得成熟、独立和自主并设法证明不用父母的指导,自己也能找到自己的路。于是观念和需求不在同一节奏上,就出现了相互的头疼和不耐烦!
这点我似有体会,我的孩子还有两个多月就5周岁了,这个时期的她已经初近“叛逆”了(我暂且这样定义),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对着干,就算因为我的强势、威胁让她不得不听从,也是让她倍感委屈,甚至会大喊大叫的表示对我严重的抗议和不满,而我事后总会告诉她:妈妈是为你好!妈妈是爱你的!这样的情景以前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我们彼此之间的不理解让我们的关系总是起伏不定。还好,她还小,对我还很依赖,还很信任,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辜负她对我的爱
2:送你一双慧眼,这要求我们透过事情本身去寻求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我们每天都会忙于工作和家务,也就是所谓的“为生活而忙碌”,从而忽略,也失去耐心去观察孩子的变化。他们长大了,可是心智还不够成熟。十几岁孩子的需要,紧急而恳切。然而,就像饥饿和疼痛一样,孩子的这种内心感受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父母的自我学习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的成长匹配成功!比如,不要试图刺探孩子的内心所想,而是观察,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提囧事!遇到事情商量着解决,以平等的身份去沟通交流,孩子得到了尊重,自然也会愿意去沟通,前提是不要一边鼓励一边苛责要求,就等于是“打了一巴掌又给个糖吃”,这会让孩子的心理很不爽。
都说最容易受伤的就是最亲近的人人,因为在亲近人面前放下了小心翼翼,而在所谓的“外人”那里却像带着显微镜一样去察言观色,态度温和。我们有时把最好的一面留在家以外的地方,忽略家才是最需要花心思去讨好的!把对孩子的关爱像对待自己的工作一样认真,亲子关系自然和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