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面对的课题

落叶

《相约星期二》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的确如此。

这两天网上有一则很热的新闻,是关于澳大利亚最年老的科学家----104岁的大卫.古达尔。他身着一件印有“可耻地老去”字样的上衣来到了瑞士,在巴塞尔接受了“安乐死”,在医疗人员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完成了“安乐死”的最后一步,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卫.古达尔先生之所以选择在瑞士“安乐死”,是因为澳大利亚目前还没彻底通过允许“安乐死”的法律,老先生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推进澳大利亚国内这方面的立法,让更多正在遭受或者将要遭受病痛和衰老折磨的人能够善终。

我很钦佩这个老头,连死都死的那么坦然,那么有价值。他告诉世人,人真的能老到丧失所有生活能力,变成一个“废人”,而且心情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极其极其不开心。难怪俄罗斯最长寿的老妇人对媒体讲:长寿简直就是上帝对我的惩罚,我不清楚我为啥活这么久?

沉睡

看来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会死或者自己想死的大多数还是老年人。人怎么样离开这个世界上,的的确确是个重大的课题。

昨天又去探望了一下那位肝癌晚期的叔叔,他基本已处于昏迷状态了。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我去了后和他讲话时,我看到本来陷入昏迷状态的他下巴抖动的很厉害,当我在他耳朵边对他讲:叔叔,您这一辈子是成功的,妻贤子孝,膝下儿孙满堂,你要坚强,好好的啊。这时叔叔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

心里不难过那是假的,那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纠结感情。很多人以为这种状态下的老人已经完完全全失去了意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看过好几本美国作家伊丽莎白的书,内容都是谈濒死和死亡的,所以自己对于临终关怀的知识多少懂点,这也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晚期癌症患者,我用我学来的知识试着安慰不久将离开人世的叔叔,叔叔居然有那么大的反应,这证明他心里是知道的,他是多么孤独啊,谁也不知道面对死亡的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痛苦?恐惧?挣扎?还是坦然和平静,或者什么都不想?估计一切皆有可能吧。

从病房出来后,自己的眼泪夺眶而出,悲伤的情绪一直陪着自己走出医院的旋转门,迎着冷冷的风,走进驾驶室......

幻化

任何事情不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自己总是会质疑其真实性,当真的亲历了以后,你才会深刻意识到,死亡确有其事。当我坐在叔叔对面的床上,凝望着他的脸时,我脑海里反复就只想一个问题:这个人的一生真的就将这样结束了???答案千真万确。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升腾起一种虚无缥缈的感受,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觉得一切都那么没有意义,整个人被一种巨大的生的假象所笼罩。

寂灭

死是什么?死真的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怪不得史铁生说:死亡是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人如果真的能意识到自己迟早会死的事实,并时刻做好准备,那么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吧,这估计才是真正的向死而生。我未来需要好好地修习关于这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争取“毕业”的时候能及格,走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是我人生的终极理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种关爱不说出来 却随时会感觉到 有一个人不再联系 却留在某一角落 有一个人已经忘记 偶尔却会想起 有一个人好久...
    田萍阅读 202评论 0 6
  • 1 微风拂面,夕阳透过窗照射着这个平凡的姑娘的双眼,她双手放在眼前遮着光,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走进那...
    j水l阅读 639评论 1 1
  • 文/ 陈皓 很多年以后,尤其是到了初冬 我们才真正惦念春季的一朵花 那时没有落叶,没有凋零 它自然、素雅,美而芬芳...
    沂蒙文学阅读 540评论 11 8
  • 他拖着病体,正站在风口。心里恶狠狠地想:好啊!连你这风也想来害我,我这鼻涕也不知道流了几天了,竟是比那坏了的水龙头...
    山屈生阅读 3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