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重新审视焦虑:大脑受损视角下的新认知

长久以来,我们往往将焦虑单纯归结为心理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焦虑不过是面对生活压力时内心产生的不安情绪,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疏导就能缓解。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焦虑远非如此简单,它与大脑受损有着紧密联系。

从神经学角度来看,大脑中有多个区域参与情绪调节,如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等。当这些区域因各种原因受到损伤时,可能会直接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例如,杏仁核过度活跃,会使个体对潜在威胁过度敏感,即使在正常环境中也容易引发强烈的焦虑反应。而前额叶皮质若功能受损,就难以有效抑制杏仁核发出的“危险信号”,从而让焦虑情绪失控。

一些脑部疾病或外伤是导致大脑受损进而引发焦虑的直接因素。头部遭受严重撞击、中风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等情况,都可能破坏大脑正常的神经回路。此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激素失衡,也会逐渐损害大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和传递。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正是许多焦虑患者常见的生理特征。

认识到焦虑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大脑受损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这能让我们以更科学、全面的视角看待焦虑症患者,减少对他们的误解和偏见。同时,在治疗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心理疗法,而是结合神经修复、药物干预等多种手段,针对大脑受损的根源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那些饱受焦虑折磨的人,让他们重获平静与健康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