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七里峡
华 林
对于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我一般不轻易涉足。在我心中,许多名气太大的事物,往往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如众口交誉的浪漫优美的杭州西湖,在徐志摩眼中就很不堪,还专门写文一篇《丑西湖》,直接说成了是一锅腥臊的热汤!如同艳冠天下的名妓,没了风骨,唯有风尘。而我,对比较原始的丛林山涧倒是情有独钟,分外热爱。
长阳七里峡,一块没被开发的处女地,秀美而神秘,对我们充满了无限诱惑。
初到五爪观,以为是到了某著名景区,“318国道”的石牌下面刻着象征一生一世的“1314”数字,更有调皮的小屁孩儿们画满了“到此一游、我爱你中国、荡尽红尘断心魔”的文字,惹的不少驴友驻足拍照留恋。骑行和徒步的雕塑提醒我,这里毕竟还是户外爱好者的领地。
阅读七里峡,必须深入她的每一个皱褶,亲吻她的每一寸肌肤,感受她的纯净气息。刚刚进山,迎面扑来的绿就让人沉醉,虽未及盛夏,但放眼任何方位角度,都是各种丰富的绿,绿的纯粹而大胆,绿的汪洋而恣肆,绿的丰富而迤逦。脚下踩着树叶的腐殖质,色调充沛多样,赭黄,褐紫,墨绿……富有变化,松软舒适,如果光顾欣赏路边的风景而忽略它们的丰富,就会调皮的让你打个趔趄。你的尖叫声会让吱溜的落叶嘻嘻发笑,让你哭笑不得的用登山杖戳它的脊背。
河里的水流静静的,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仿佛来客对于它们来说无关紧要,闭眼不知。自己流的欢快,碰见形态各异的怪石很轻松的自然绕行,绝不强行通过,偶尔有被山洪冲断的大树,能淹则淹,不及部分也不奢求。其实人何尝不是一样呢?换个思维,一样海阔天空,独自前行,奔向远方。
各种不知名的水草恣意生长,或攀爬在湿润的岩石边缘,或依附在土墩旁,有的形态优美,有的乱糟糟,不修边幅,让我想起《诗经》里的一句“首如飞蓬”,如一个失去情人的女子一样怠于梳妆。这有何妨,我自开心我自狂。忍不住俯首在清澈的水里洗一把脸,真是清凉,惬意之时,一个虫子造访我的眼眸,挥之不去,哦,原来乱草飞蓬是它的水上别墅,不小心惊扰了主人,谁让你冒昧造访呢?不禁哑然失笑,我的冒昧是不望恕的。随行的驴友年龄各异,有老有少,大多不熟悉,最危险的是年轻的女伴,那是最危险最专制的旅伴,应该躲避,就如躲避丛林里的一条美丽的花蛇。蓬草在你的脚下,草香的风拂在脸上,微笑在你的周遭。山林的小路不拘束你,不督殇你。它搂着你,可不缚住你。生活的烦恼瞬间逃遁,心灵蒙尘也随风拂走。
山中的树木才是有尊严的树,虽然大多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活的随性,长的洒脱,大多有君子之风,有的站着高高的山岗上凝目苍穹,有的在小树的簇拥下气宇轩扬,有一种力量之美。也有的树长的含蓄隽永,温文尔雅。城里的树那有这么悠闲,怎能呼吸到这么新鲜干净的空气,它们只能规规矩矩的站在路边为人类站岗。还被美其名曰的艺术修建的整齐划一,不幸的还灰头土脸。
不断前行,攀爬过一道高坎,豁然开朗,三道大小不等的瀑布飞帘狂泻而下,落入深潭,砸起晶莹剔透的水珠,四下散开。到了吊岩沟瀑布,虽没有黄果树的壮观与磅礴,但足够秀美。天风过处,那声音也如远方的虎啸。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少朋友纷纷上前与它亲近,任水滴钻进自己的每一寸天地,觉得不够,要不来个溪降,可惜没胆儿。徒步的乐趣在于眼看没路可走,也得硬着头皮上,没有关系,上丛林,爬到瀑布的头顶,路上有的,只要开垦。落叶铺满在树的根部,脚如踩滑,登山杖奋力戳向泥土,一阵风刮过,落叶卷起飘向空中,不规则的乱窜,最后化作一只只残蝶,绝望的落入深涧……
几声淡淡的鸟叫声幽幽的传来,隔了远山近水,隔了数不清的绿树沟壑。越来越浓,甚至是聒噪。几个驴友奋力吼叫,根本吓不住它们,叫的更欢。一路陡坡直上,居然还有难得一见的花蝴蝶前来助兴加油,我都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蝴蝶了,什么时候?好像还是读小学时用蜘蛛丝粘过它们……爬了一小时的陡坡,汗水早就湿透衣背。依稀看见有农家村姑采三道茶了,原来到了七里坪。好一个世外桃源的村落。依上傍水,与世无争。
别了,吊岩沟。别了,七里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