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南北朝时期,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还没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北府兵将领刘裕,与何无忌,魏咏之、檀道济、周道民等北府二十七将起兵,讨伐桓玄。乳虎初露齿,英雄与草寇的区别显现出来。起兵造反,作为大老粗出身的起事将领们,这时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出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有理想,有目标的英雄,出身贫苦的刘裕,敏锐的察觉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急需这样的人才。同为北府旧将的何无忌推荐了刘穆之作其主簿,至此华夏乱世中的一对黄金搭档诞生。南朝“刘宋”的第一号功臣走到前台。
刘穆之(360 年-417 年11月27日),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那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年大臣,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作为刘裕的左膀右臂,屡次在刘裕领兵四处征战时,留守后方都城建康,总掌朝廷内外事务。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寒门出身,艰苦创业的刘裕,自小没有念过什么书,属于天资禀议。在奋斗创业过程中,刘裕多多少少也认识了一些字,但是在这种拼命创业,生存是第一要务的情况下,只能自学,通过后天努力,刘裕可以写些简短的命令,文告,但他的字写得极差,这样的书法字迹,与他日益高升的地位很不相配。
刘穆之便对他说:“此虽小事,然宣布四远,原公小复留意。”简单说,就是劝刘裕练字。当时刘裕的军政事物十分繁忙,正在拼命大砍四方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按刘穆之的建议去读书练字,做这样的事情。
好的智囊好的搭档当然不是白说的,刘穆之拿出解决之道:“公但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其势也美。”(您既然没有时间练字,那就把字写大一些,字写得越大越好。字写得大,不但能够藏拙,而且有气势。)
刘格被这精彩绝伦的建议震惊了,欣然采纳。至此,刘裕再写手谕文告,一张纸顶多只写六七个字,中国大概也是世界历史上,专门写最大字号文字的一代帝王诞生了!(尽管这时刘裕还不是皇帝,但史书没有说,他成为帝王后改写小字了,我们就这样认为吧)。空前也是绝后的!因为这是平常公文字体!
刘穆之当然不能只靠这样的聪明展现才华。他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贡献给了刘裕的事业,是刘裕事业的最大支持者。刘裕称他“深谋远猷,肇基王迹,勋造大业,诚实匪躬”。《宋书》的作者沈约说他是“一代宗臣”。
刘穆之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在刘裕军中,在内总管刘裕政事政务,在外负责掌管供应军旅的给养。遇到各种事物当机立断,处理问题效率极快,一切事情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各项事务,人员官吏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他这里,各种请求,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内内外外,咨询禀报,各种材料堆满了办公室。刘穆之这位牛人,竟然能够一边看着文件内容,一边手中写答复信件,同时还在听下属的汇报,当场答复处理各种问题。同时进行的这四种工作,决不混淆错乱,井然有序。挥洒自如,井然有序,保质保量。刘穆之还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宾客来往,说笑谈天,从早到晚,毫无倦意。有点闲暇时间,他更学习不息,翻阅各类书籍,校订错误。写完这段,真是只有膜拜了!当然,人无完人,刘穆之也是有一些其他故事,但这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这里就不写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辛未,刘穆之卒,太尉裕闻之,惊恸哀惋者,累日。始,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卷一百一十八)从这段话里,我们能够知道,刘裕当初北伐后,打下长安后,是打算留在长安,继续征服西北,后来突然改变主意,原因有二:一是东晋的各位将领因长期征战在外,思念故土,大多数不愿再留;二是留守建康的刘穆之在这年的十一月初三病死,鉴于朝中没有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刘裕怕有人会趁机夺权,才急忙赶回建康。《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让人不经叹息:假如刘穆之不早走,那么刘裕可能北伐成功,统一华夏!刘穆之也可能成为房玄龄式的一代名相!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义熙十三年,刘穆之病转沉重,十一月穆之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被追赠为侍中、司徒、南昌县候。刘裕称帝后,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