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时常看到这样的悖论行为,父母一边责备孩子不够独立自主,一边却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这种状况举不胜举,孩子说我想吃这个,父母说这个不能吃,孩子说我想这样,父母说你不能这样。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替孩子决定他的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至孩子的所思所想。
于是,孩子渐渐觉得,我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反正都是父母说了算。“他人会为我负责”的惯性养成,孩子会变得依赖,父母又开始埋怨孩子一点儿都不自主。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可怕的是,由于我们从小没有学会自我负责,很容易变成受害者,认为自己的错全都是别人造成的。一个人一旦成为受害者,他与世界的关系就变得很差,因为受害者身上同时会携带主动或被动的攻击。
另一方面,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没有学会自我负责的我们也会用父母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我们虽不会自我负责,却又开始越界,去负责孩子的人生。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老公就是典型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决定的人,当她要跟老公离婚时,甚至离婚的事情都是他的父母来跟我的朋友谈的。因为没有学会自我负责,这类人很难成为一个“成年人”。成年与否,不是看身体,而是看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意味着过往种种不再能成为借口,意味着完全地自我负责。
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位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九岁的儿子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个六岁的孩子。他说,儿子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是他在决定、他在负责,儿子根本就不需要为自己负责,所以也就不用成长了。
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作为父母,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常常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自知。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或隐性的控制——提供“帮助”。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操控孩子,允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父母也要为自己负责任,当孩子有行为干扰了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负责任地去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积极寻找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父母总想教育孩子,运用外部力量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带着不信任和恐惧,不信任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恐惧孩子会变坏。所以,父母不停地说教、命令、威胁,甚至使用暴力,或者隐性操控。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与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一位学员跟我们分享了发生在她家的故事。
学P.E.T.之前:
儿子(四岁半):妈妈,我最喜欢超车了。
妈妈:超车?超车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随便超车。
儿子:不嘛,我就是喜欢超车!
然后孩子开始发脾气。妈妈觉得无法理解孩子。
学P.E.T.之后:
儿子:妈妈,我最喜欢超车了。
妈妈:哦,是吗?
儿子:我最喜欢在家里玩玩具超车和电视里的赛车。
妈妈:嗯。
学P.E.T.之前:
(玩具倒了,很快就去安慰孩子)
儿子:积木倒了,我不要积木倒掉。
妈妈:没关系,妈妈帮你扶起来。
儿子:不要,我就是不要积木倒掉。
妈妈:……(抓耳挠腮)
学P.E.T.之后:
儿子:积木倒了,我不要积木倒掉。
妈妈:宝贝,积木倒了你很难过。
儿子:嗯。
(过了两分钟)
儿子:那我把积木重新搭起来。
这就是选择教育和选择理解信任的区别,我们可以由此看到孩子截然不同的反应。哪怕是四岁的孩子,被理解之后,也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而长出与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当然,不教育并不意味着放纵,当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干扰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或命令他该如何做,而应敞开自我,坦陈感受以及该行为带来的影响。用我信息告诉孩子,哪些行为能接受,哪些行为不能接受,有时甚至可以态度强硬一些。当孩子的行为完全不可以接受、完全不能再发生时,父母需要坚定、强硬、内外一致地表达。
重点在于,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改变的责任。举例来说,孩子播放音乐声音很大,父母表达了这个声音对自己的干扰,但并不告诉孩子该如何做,孩子自己决定戴耳机或者回屋听音乐,他承担改变的责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被理解、被信任的孩子,更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当然也会更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