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讲论语—学而》
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是一名外交家,也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儒商。
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怎么样?孔子回答:也很好。但如果贫穷也可以很开心,富贵也不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有很多东西去学习,就更好了。
显然,孔子的境界更高。高在孔子是没有刻意去约束自己,没有在使劲地去找。
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是孔子告诉大家,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你,而要担心你知不知道别人。
前者是果,而后者是因。而因是我们能够控制和改变的部分,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凡事在因上功夫和努力,自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十七、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本来的位置就足够了,众星自然会围绕着你。
这句话与“治大国若烹小鲜”如出一辙。如果我们总是翻动锅里的小鱼小虾,就是一团糟。
治理国家也是这个道理,不要总是去折腾你的下属,你的百姓,小事亲历亲为,大的方向却没有把控。
十八、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有三百首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纯真无邪。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十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行政命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约束人民,人民只会因畏惧惩罚而不去犯罪,但却没有了羞耻感。
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道义来约束人民,那么人民就会知羞耻,讲品格。
这是孔子的一种理想和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够拥有美好的品质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