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处于低谷期时,大家会怎样对待自己呢?
有一些人的做法是放任自流,不好好吃饭,不锻炼身体,把自己封闭起来。我有个朋友莹和男朋友闹分手时,分心太多,导致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被公司辞退了。她本以为男朋友可以接济她一下,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她。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男朋友也决绝离开。
莹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出租屋里,蒙头大睡,几乎天天哭,边哭边骂自己什么都不行,不如别人。她一个月下来就吃了几顿饭,却喝了很多酒,人瘦了很多,看起来无精打采。
当她受到外界伤害时,她没有好好爱护自己,而是虐待自己。这是很多人的做法,受到外在压力时,我们躲起来,然后再蔑视自己,这不等于是在我们的伤口上补刀吗?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对待自己?因为我们完全采用了外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现在社会发展节奏很快,大家都在用各种数据证明自己。如果你赚钱多、地位高,会感觉自己值得被爱,是个“成功人士”。
如果没有别人赚得多,在名利方面拼不过别人,就会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所以自己也不会爱自己。上学时,我们被成绩单上的分数衡量。工作后,我们被工资卡里的薪水衡量。哪怕是交朋友谈恋爱,也会进行数据上的比较,生怕自己成为那个垫背的人。
2
成绩单上的分数和工资卡里的薪水重要吗?挺重要的,因为我们想生存,需要通过考试,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可这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忽略了人性的丰富之处和人生的其他美好。
除了那些看得见的数据,我们还有一些隐性的东西,比如说善良的心灵、高尚的品德、正直的行为,这些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数据上的微小,就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否定,要学会看到一个丰富的自己。
比如我工作遇到挫败时,这是个事实。可我为了项目所付出的努力,是不能被忽视的。领导看到我付出的辛苦,客户称赞我的专业度,只是最后因为某些我无法控制的因素,项目失败了,可这不能否定我的全部啊。
我接受自己暂时的失败,肯定自己的优势,争取以后做得更好。这是思维上的开放,让自己看到未来的希望。低谷时,除了自我开解,自我关心,我还得到了同事的帮助。同事蓉蓉陪着我吃饭看电影,我们一起聊心事,这样复原得更快。
3
作家大卫·布鲁克斯曾在TED发表演讲,分享他遇到低谷期时,是如何走出来的。
2013年,大卫·布鲁克斯婚姻破裂,孩子们也离开家去上大学,他还失去了不少老朋友。他平时上班时和同事在一起,一到周末就独居在公寓中,被寂寞和恐惧笼罩。这种和外界失联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是被拆分的孤岛。
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当人处于低谷时,靠自己很难爬出低洼,我们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拉我们出来。大卫·布鲁克斯没有放弃自己,他的朋友也帮助了他。
凯西夫妇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在凯西家,他认识了很多朋友。他和朋友们聚餐、拥抱,一起感受人生乐趣。在朋友的帮助下,大卫·布鲁克斯走出了人生低谷,他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他在TED演讲时,呼吁人们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和他人之间的感情,而不是只埋头于追求个人事业成就。
我们自己,有时候处于低谷时,也是一个人硬扛,不敢向别人求助,甚至都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有的人觉得这是自尊心强,不想麻烦别人,或者是怕求助会被拒绝。但是人和人之间不就是这样吗,大家互相安慰,互相支持,我们才更容易走出低谷。
至于说去向别人求助,也不一定会被拒绝啊,如果被拒绝了,那就换个人呗,总不会所有的朋友都会拒绝你吧?就算朋友拒绝你了,还有很多志愿者团体、社会机构,也会帮助我们。
我在心情最郁闷、经济最紧张时,拨打过某个心理机构免费的心理咨询电话,向他们求助。接电话的姑娘非常耐心地帮助了我,教给我应对生活的方法。至今想起来,还很感激那个指导我的姑娘。
作家张春在她的书《在另一个宇宙的1003天》中,提到她抑郁时是如何做的。
她制作了一个宝盒,每次做了喜欢的事儿,或者高兴的事儿,都尽量记下来,放在盒子里。比如一些很简单的小事“吃顿辣的、认真梳头、洗个热水澡”等等,她都会记下来,放进盒子。这个盒子具有疗愈功能,当她沮丧的时候,她就打开看看,回忆一下曾经有过的好事,心情也会高兴起来。
我按照她说的,尝试了一下,发现这真是人生的“月光宝盒”啊,大家也可以试试。
人生不易,我们可能会生病、抑郁、失恋、失业,这些磨难很有可能把我们击垮。当我们被生活锤击到谷底时,不要放弃自己、责骂自己,而是尽量包容自己、爱自己。要保证日常的生活节奏:好好吃饭、锻炼、阅读,去看看美景,为未来做准备。
如果发现靠个人力量无法爬出低谷时,别忘了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还有陌生人,他们也是我们的人生依靠。我们可以伸出手,向外界求助,让他们拉我们一把。如果你此时正处于低谷期,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