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必看佳片推荐(2):《驴得水》

2016是国产片的小年,而且从质量上看,最近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和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年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我觉得是《驴得水》。

顶着开心麻花的名头,探索着话剧电影的表现路径,没有大牌演员,没有疯狂宣传,没有无良炒作,靠着观众口碑获得了它应有的位置。

不同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的黑色幽默和现实意义使得它不可能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出彩的票房,仍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感谢投资公司的同时,更要感谢政府。

说回电影本身,剧情并不复杂,如果梳理一下,就是老掉牙的剧情逻辑:层层掩盖谎言,最后崩盘,浓缩一下,套路很像春晚小品。

这里面几个重要角色:张一曼、孙恒海、周铁男、裴魁山、铜匠、特派员等都能在你的身边的人群中找到影子,这就能够把你反向带入,身临其境。你在其中是谁?你会如何做?

一个小成本且小众的电影,能不能成不成功,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挖掘人物。

这部电影的妙处在于,让观众在审视人物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很多影评,都在或隐晦或直白地描述它对现实社会的抨击,我倒不这么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是江湖规则不同,全世界无论什么体制什么环境,都能使人发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

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都能够把核心要素(大多数是人性)抽离出来,获得观众的共鸣。

这一点恰恰近今年国产电影叫座不叫好的原因。

一部电影总有它的燃点,有它的味道,有它的思考:

1、饰演“张一曼”的任素汐有各种大招,其中歌唱得非常专业。

2、画面的色彩斑斓和剧情的麻木无奈形成鲜明反差。

3、孙佳这个角色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

4、当一切美好的事物被打得稀碎,什么留下了?

5、黑白灰构成的画面锐度最高,纷繁复杂的世界是否可以简单归类?

文艺电影仍然是国产电影的突破口和强项,在追求特效和鲜肉的时代,下一个成功的国产文艺片又会是谁?

讲干货,上首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