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是有收益和成本的。觉得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会热衷,觉得成本大于收益的人会排斥。
旅游的“收益”,其实就是陌生的一切带给人的新鲜感,也就是所谓的“参差多态是幸福本源”。但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陌生的地方”带给人的陌生感,已经大大降低了。
有时候,我认为,这个星球在200年前已经探完了。所有被公认好看的地方,你从小已经在各种照片和银幕里看了无数次。去哪里都是故地重游。我看有人说,自己“脑补能力太强”,光看图片就能得到大部分的实地体验,这其实是很无奈的。
现在任何陌生的国外城市,只要在Google Street上研究过几遍,就算你第一次去,也完全可以做到和在那里生活过没两样,哪个路口转弯,要多走几条街,某某店在哪个标志的对面,从没去过的你一清二楚,坐到这个店里要点什么,你心里甚至都已经打好了草稿。
以前,也看到过一个文章,作者也是感慨世间已无神秘,决定和同伴去南美的一个丛林中的部落探秘。他们劈林开路、遇水渡舟,真觉得自己是在“开拓”处女地。等到终于抵达雨林深处的村落,一个穿着“纽约大学”文化衫的原始兄弟走出来和他们问好。这才瞬间傻眼,无奈承认,看来这世界上真的无秘可探了。
但,在现代陌生感的丧失,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的旅游体验,比起过去的人是下降的。一个例子就是,那些未受到互联网洗礼的老头老太,对旅游的忍受程度和投入程度,要远远高于年轻一代。
不仅如此,现在的人比过去有着更丰富和更强烈的虚拟世界体验。如今全世界的旅游地,要面对的是从埃索达、达纳苏斯、雷霆崖来的新一代游客,他们“见过”潘多拉星球上发光的蘑菇,“见过”过希利苏斯的落日。这代人的想象力之宽广,已无法被那些明信片上的风景所震撼。他们的体验阈值不断上升。在这样高的阈值面前,旅游的“产出”就变的很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