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别人流传过来的一张图片,是关于武汉楼市的。有楼盘的销售人员解释:“限购政策逐步开放,个体工商户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注册地为武汉,登记期满两年,且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及其家庭成员名下均为住房,可购住房一套”。看起来似乎是武汉市为了拉动内需,促进疫情后楼市成交推出的一个新举措,可是只要是对武汉市楼市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项举措一直都存在,但是到了很多销售口中,就成了武汉市楼市开放的信号枪,似乎武汉楼市又要回到2年前疯狂的状态。
可是,这种带节奏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房子真的不好卖了吧。记得在军运会之前,好多人都说武汉市楼盘要停工3个月,让意向购房者加紧时间上车,不然等军运会之后又是一大波涨价潮。在销售口中,特别是在江夏军运村附近的楼盘,会如同08年的奥运村,16年杭州G20的房价一样蹭蹭蹭的如同坐火箭。可是,事与愿违,江夏军运村的房价甚至还有所下跌。
真的是房子不好卖了,疫情后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报复性购买,销售口中需要一个独立隔离的房间的话题完全撬不动消费者的荷包。所以销售也需要通过注水的方式来吹起市场,营造一种楼市火爆的假象。可是楼市火爆是不需要人为营造的呀,2017年左右的武汉楼盘,从来都是偷偷摸摸的开盘,闷声发大财,排着队去交定金,甚至排着队去交自己的验资材料(开发商会选择性的将房子卖给某些人),那时候的卖房市场导致武汉的茶水费也水涨船高,销售的朋友圈从来不需要有意识的去推销楼盘,因为自然来访的客户已经完全足够当期消化,我也是在那个时候选择作为房奴。我记得光认筹金我就交了4个楼盘,在线上选购房资格就黄牛3次,最后才选了一个不是那么好的楼盘。
所以,就像我们常听到那句话,越是炫耀什么就越是缺什么。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又想到现在的口罩市场。从最初的口罩到后来的自动口罩机,再到十年前的半自动电焊机,再到如今的熔喷布和pp无纺布。仙桃市只有那几家能够生产熔喷布,老妈也多次跟我抱怨熔喷布已经到了接近70w,并且都是靠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弄到一两吨,而朋友圈里总是动不动这里有几吨,那里有几吨,并且都是高规格高标准的熔喷布。
每次听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我就在默默的算一笔帐,一个无纺布口罩,底布面布两层最低不能低于20g的pp无纺布,中间最低bfe不得低于95的熔喷布,光原材料价格都快8毛左右。另外税务局一直紧盯着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时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还不算什么设备折旧和其他无形的成本,朋友圈那种低价口罩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不过,也许真的和前面那句话说的一样,行情好的时候,大家的朋友圈安安静静,岁月静好。行情不好,套路也就越来越多了,当然对于口罩来说,行情不好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越来越难找到好赚钱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