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拐进CCTalk听讲座,印象深刻的是
一、社群化学习
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在写作群的日子,每天都要写点东西,如果不写,就觉得离小伙伴们又远了不少。看别人的文字,汲取别人的智慧,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共鸣,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小伙伴互动,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不由自主想去提升自己,想去学习。
社群化学习,一是相互监督,二是相互鼓励,三是相互学习。我觉得我们的社群应该再规范一点,每天都有发布学习的任务:比如今天要读哪一本书、那一章节。由引领者发布任务,成员按时完成。这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原动力,而任务的完成又会产生新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鱼骨图
日本管理学大师石川馨的创造,改变了很多人。鱼骨图(又名因果图、石川图),指的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图等几类。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明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法,分析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寻找解决策略,明确研究方向。
三、问题即课题
一直以为课题是“高”、“大”、“上”的教研活动,觉得以自己的水平怎么可能做理论性那么强的活动。通过讲座发现:原来课题源于我的教学失败案例、分析学情、教学故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事关系等,从教学中的小事中发现教学模式的漏洞,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分析问题。
问题即课题。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选好切入点,就是一个完美的题目。
四、主动自救
或许很多人在工作十年后会产生迷茫:“为什么孩子们不愿意动脑?”、“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发困”、“为什么幸福感会越来越低”等等。其实综合起来就是失去了教学热情,进入倦怠期。
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觉醒,主动把问题展示出来,与团队一起努力解决问题;这种努力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成长是自己的事,是自己要为之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更好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