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结婚了,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过来人常说结婚是件很累的事情,但我那天并没有这种感觉,我只是觉得兴奋无比,整天下来的状态也很好。
虽然参与过很多好友的婚礼,对日程也是非常的了解。但轮到自己亲自上阵时,还是有那么点手足无措的。前一晚激动到睡不着的感觉,至今历历在目。
早上要迎亲,女方亲友要堵门、做游戏、敬父母茶,接着回男方家,男方堵门、敬父母茶。然后就是出发去酒店,准备晚宴。
晚宴我的状态还是不错的,本以为站在台上会怯场,然而并没有——我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我想把这份感情分享并展现出来。
整天婚礼下来,并没有出特别大的幺蛾子。因为早期做了很多准备,在当天也是花了许多精力关注跟进这些事。我也是在这些事情中,明显得感到父母老了,而我必须成长,像个大人一样。
说实话,我在毕业后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变化让我有些不适,但我也很快接受了事实——只是心里五味陈杂。
再往后,我离开了沃趣。回头看这四年,我一直在成长,是公司给了我这个舞台,我特别感谢熊总、华仔、文件哥还有金戈对我的知遇之恩。我也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快乐生活。在这里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也会珍惜这段时间留下的回忆。
往未来看,这两年我最想做的事是迈向四级工程师。这个概念来自于吴军老师,展开来说,他提到工程师可以分为七级(见《计算之魂》):
- 七级:本科毕业自水平不错的大学计算机专业,但没有参加过六个月以上的实习学生。这意味着该有的基础理论知识都已经学过了。
- 六级:能在他人指导下完成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比如水平不错的应届生、在一流计算机公司里工作过半年的、过了见习期的学生,都在这个水平。
- 五级: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工程工作。
- 四级:能够用已知最优方法(state of ther art)解决问题,并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 三级:能够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并且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在大部分IT企业中很少这样的人,一般是企业中的总工程师或者总架构师。
- 二级:能够提出重要的计算机理论和实际中的新问题,并解决它们,还能设计和别人做不出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一代的人的作用很难解决。
- 一级:能够看开创一个产业,或者奠定一个学科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吴军也给出了一些参考人物:
- 1.5级:杰夫 迪安和桑杰 戈马瓦特(Google云计算工具、Google大脑的发明人)、阿米特 辛格(Google搜索算法主要贡献人)和安东尼 拉万道斯基(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的发明人)
- 接近1级:安迪 鲁宾(安卓操作系统的发明人)
- 1级:高德纳(我相信学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这个人)
四级工程师听起来描述非常简单,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简单的拆开来讲一讲:
- 能够用已知最优方法(state of ther art)解决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已知的最优方法,随便举几个列子:
- 软件工程上的
Clean Architecture
- 编程原则上的SOLID
- 保证软件质量的Auto Test
- 对于专业领域中的方法论。比如做数据仓库方向,有对应的数仓建模
- 软件工程上的
- 并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这则是在基于上面硬技能过关的前提下,提出了关于管理能力的要求。
综上,我离四级工程师仍有一段距离。虽然过程一定会很艰辛,但是我很期待抵达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