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格调|三生三世,真正让帝君念念不忘的竟然不是白凤九

三生三世播到昨夜,夜华君下凡历劫不改专一情痴的性子,18岁便相思成疾一命呜呼了,最后还握着姑姑给他的那串珠子。

今早闺蜜来跟我抱怨此剧太虐,害她哭肿了眼睛,没脸见人,不得不请了半天假。

其实剧中虐人的cp可不止这一对,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面对东华帝君这个硬石头,使出了吃奶的劲的凤九到现在都还没追到手....

东华去历劫,凤九也下凡去陪他。两人在凡间还恩恩爱爱的,结果历劫结束东华回天上后就翻脸不认人了

明明老铁树已经动情开了花,但就是嘴硬各种让凤九走。后来凤九了解到是三生石的缘故,明知不可能,明知两人没有缘分,她还是生生地断了自己的尾巴,然后去那三生石上刻东华的名字。

心疼...凤九变凤八了

虽说帝君是石头里生出来的(不是孙大圣么),还真是有这样一件东西让帝君喜欢地刻进了骨子里,即便喝了幽冥司冥主的忘川水,也心心念念都忘不了,

就是额间那一朵天生的凤羽花,可俏皮可妖艳。在凡间的时候竟然被那些没眼力的宫妃污蔑成不祥之兆,明明就是嫉妒它美,口亨!

放大来看,凤羽花长这样~

哎,有没有觉得很眼熟?是不是感觉在好多古装剧里都见过类似的额间花?这朵小花花,在仙侠剧里是神仙的胎记,在我们实打实的凡间历史中,叫“花钿”!


大唐农药里有

《花千骨》里更是小骨化身妖神的标志

《宫心计》里的宫妃们也有,

不仅仅是红色的,还有金色的,


然额,真正的花钿成型与唐朝中后期,如果要追溯其源头,就不能不提到额黄妆

北朝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载誉归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所谓贴花黄,就是在额前方寸之地留存的美丽——额黄妆!

额黄为何物?

额黄是一种古代中国妇女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

额黄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妇女额部涂黄,起源于南北朝。

这种妆容的产生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各地大兴寺院,广开石窟,掀起了崇佛的热潮,众多善男信女常侍佛前。一些爱美又比较前卫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便将自己的额头涂染成黄色,据记载“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额黄如何妆成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涂黄,有两种作法:染画法与粘贴法

染画法,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涂满整个额头为平涂法,或上或下将额部仅涂一半为半涂法。

粘贴法则较为简便。将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装饰物,蘸以胶水黏贴于额部,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诗词中“举袖拂花黄”“翡翠帖花黄”说的都是这种饰物。

唐朝初期曾有一种粘贴方式:即用金黄色的材料剪裁出花朵、飞鸟、星星、月亮,

粘满整个额头,把额头当画板,任由思维创意肆意飞翔。


蕊黄与红梅妆

唐代中期出现了“蕊黄”,即以黄粉绘额,状犹如花蕊,异常艳丽。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染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额上所染额黄究竟是何物?

从“内里松香满殿开,四行阶下暖氤氲;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女着绛裙。”以及温庭筠诗:“扑蕊添黄子”等诗句看来,或许黄粉就是松树的花粉。记载中还有“麝香黄”、“黄金粉”等,虽语焉不详但都是比较美好之物。

至此,我们始终未曾看到有关红色花钿的记载,说起红色花钿就不能不提及红梅妆。

红梅妆,就是以胭脂在额前点红做妆饰的一种妆容。它的产生与武皇的心腹——上官婉儿息息相关。虽然确切的原因颇有争议,但是与上官婉儿有直接联系却是无可厚非的。

上官婉儿图

一个版本传说: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便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

上官婉儿因为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后据野史记载,额头上的梅花印记却让上官婉儿显得益加娇媚了,宫女们皆以为美,就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

另一个版本说:武皇每次与大臣商讨政,便让上官婉儿躲在案桌下,进行笔录,一日记事,唐高宗却发现上官婉儿偷窥,于是盛怒,取甲刀刺于面部,不许拔,后刻梅花,来掩饰伤痕。在《旧唐书·后妃传》中记载为,一次,“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花钿的演进,真是自古以来女子对美的不断研习和追求,现在的姑娘要打造一款精致的妆容,除了无暇的底妆,在眼妆和唇妆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而对于古代妹纸则是在额头大做文章。

不说了,我要去贴一个变身山寨白凤九了。欢迎大家晒图到后台来比美呀!


你也许还想看


做好这5点,屌丝也能逆袭女神/男神

明星卸妆拼素颜,看女神肌如何“妆”出来

最强粉底科普,什么样的粉底最适合你?

几个小技巧,就能让你的妆容随时在线

眼妆这样化,单眼皮也有春天!

---  E N D ---

我是义琳,国家级形象规划设计顾问,古典文化礼仪爱好者,请尊重作者的辛苦付出,转载前请先简信取得授权。感谢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