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素王孔子》
作者:孔健 孔子第七十五代直系孙
腾阳户掌门人
去年一年,孩子们诵读的内容是《论语》。这部书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从中,我们了解到了孔子的一些主张思想以及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细节。
薛瑞萍老师到我们学校讲学时,对孔子也是推崇备至,其间多次引用到孔子的名言以及孔子教育的故事。她对孔子似乎有深的研究。
当我第一次看以这本书名时, 我觉得孔子是当得起素王这个名称的。就凭着他对后世的影响。他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一百大人物中的一个。他的思想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等亚洲国家传播是非常广泛的。
有人称孔子为东方的太阳,称《论语》为亚洲的圣经。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论。
今天,在我们生活当中依然随处可以听到论语从的话语。如: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者而不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见,孔子对现代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本书是对孔子生平的一个还原,当然,相对于孔子波澜壮阔的一生而言,这本书肯定是不能完全还原他的一生的。它只是撷取了孔子生活中有史可依的一些片段进行细化,形成了这么一本书。
作为“因材施教”创始人的孔子,孔子也一向被尊为万世师表。
这本书的诞生与2010年上映的电影《孔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作者在前言里说,他是受导演胡玫的邀请才完成了这一本描写孔子一生的书。作者力争把一位一生忧国忧民,施政于民的真孔子奉献于世。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生几乎游遍中国,却处处不得志,走到哪个国家,都遇到妒忌贤能的人,总是不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这样一位影响世界进程的历史文化名人,竟然没有自己的传世之作。除了修诗书礼易春秋之外,没有自己的著作。而唯一记录自己言行的书籍,也是弟子们整理出来的。可以说是一大遗憾。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生身世的坎坷,出生不久,父亲见背;年事稍长,母亲仙逝;子孔鲤也先于自己离开人世。他经历了人世很多打击。
孔子有济世之愿望,但是虽名声在外,真正实施他政见的人却同少有。
不过也是看了看孔子的治世方略,主要是对人们进行礼化,教化,相当于是一种道德约束吧。我想:治理一个国家,仅仅靠教化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国家林立的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实力的竞争。没有强大的国力,只讲礼仪,那只会死得更惨。这一点,我觉得孔子是有些迂腐。有了强大国力的同时,再来教化,就好像物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来谈精神文明建设。仅仅靠精神文明建设,是无法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
当孔子落魄的时候,被称为“遑遑如丧家之犬”,也可见他一生的坎坷。不像后世人心中想象的那样备受尊敬。相反,也会被人奚落。
孔子最值得人欣赏的,我想还是在于他的善于学习的精神。
学习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专注;
在韶乐之醉这一小节里,孔子学习韶乐,不分昼夜。三月不知肉味,这种钻研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而且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他还善于骑射,音乐造诣很高。
阳虎篡权及阳虎叛乱中写到的孔子也颇有一些军事才能。这一点也让我有些疑惑。阳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孔子对他的印象的确不好呀。他们之间是有什么过节吗?
于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果然,阳虎与孔子之间有不和过节。
《列子》一书中这样归纳孔子一生遭遇到的磨难: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
第二难与第四难都与阳虎有关。据说另两难也于阳虎有间接的关系。这个阳虎简直就是孔子一生的克星。
因为孔子与阳虎貌似,孔子周游列国至匡时,即陈蔡这个地方时,被匡人误以为是阳虎,拘焉五日,后经人再三解释,消除误会,孔子才得以安全离去。
孔子及弟子一直因这件事耿耿于怀,言论中自然对阳虎不客气了。
孔子曾骂阳虎“陪臣执国命”,曾在在《春秋》中骂阳虎“盗”,显然有一定的万分是掺杂了个人成见的。
我想:历史上的孔子在一个诸侯纷争的年代,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不过书中明确说了孔子是不愿意为武的,他愿意文治,而且愿意武攻。
但一个乱世的年代,武攻是特别重要的。所谓文治武攻。一个安稳的年代,用文,用教育来治理国家;一个混乱的年代,要用武力安定国家。
我一度很害怕战争。但是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定要靠武力才能捍卫国家的安危。在那样的情况下,越怕,越躲避,国家及人民就越会被蹂躏。只有勇敢地站出来,号召百姓,勇敢战斗,才可能赢得主权的独立。所以,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武装力量是必备的国家机器。
孔子的君子思想:
原文: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了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来救助。这是做君子的准则。
简而言之,君子就应该年少勤学,年老讲学,有财布施。
原文:君子有四恕。有君不能事,出仕求差使,便不是恕;有亲不能孝,有子望他报,也不是恕;有兄不能敬,有弟要他顺,也不是恕;有友不先施,有施图厚报,也不是恕。恕就是将他心比己心,常常以自己的意思推想他人的意思。
善于君子的修炼。谦谦君子的修炼,是中国读书人的一个奋斗目标。做君子不能做小人。动植物们都被人文人的观念贴上各种标签。如国画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
君子之修,今天引申一下,就是做人要有原则。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要有自己的坚守。人与人不同,你的坚守可以与别人不相同。
个人治学,个人修养,个人追求,教育学生,孔子的众多思想都体现在《论语》中了。如果有兴趣,还是应该细读《论语》,有价值的选段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