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一、定义

策略模式是指对一系列的算法定义,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二、组成

抽象策略角色

定义了一个公共接口,各种不同的算法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个接口,Context使用这个接口调用不同的算法,一般使用接口或抽象类实现。

具体策略角色

实现了Strategy定义的接口,提供具体的算法实现。

环境角色

1、需要使用ConcreteStrategy提供的算法。
2、 内部维护一个Strategy的实例。
3、 负责动态设置运行时Strategy具体的实现算法。
4、负责跟Strategy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递。

Java策略模式 UML图(百度百科)

三、应用场景

1、 多个类只区别在表现行为不同,可以使用Strategy模式,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具体要执行的行为。
2、 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策略(算法),或者策略还可能在未来用其它方式来实现。
3、 对客户隐藏具体策略(算法)的实现细节,彼此完全独立。

四、代码实现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三十六计》

古之为将帅者,必先深谙兵法三十六计,方能出奇制胜。作为一名程序员,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

抽象策略类:

package strategy;

/**
 * Created by QianWei on 2017/11/16.
 * 抽象策略 三十六计
 */
public interface SanShiLiuJi {
    void useStrategy();
}

具体策略类:

package strategy;

/**
 * Created by QianWei on 2017/11/16.
 * 具体策略 连环计
 */
public class LianHuanJi implements SanShiLiuJi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白起使出连环计");
    }
}

/**
 * Created by QianWei on 2017/11/16.
 * 具体策略 金蝉脱壳
 */
public class JinChanTuoQiao implements SanShiLiuJi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白起使出金蝉脱壳");
    }
}

/**
 * Created by QianWei on 2017/11/16.
 * 具体策略 反间计
 */
public class FanJianJi implements SanShiLiuJi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白起使出反间计");
    }
}

环境角色类:

package strategy;

/**
 * Created by QianWei on 2017/11/16.
 * 环境角色 - 战神白起
 */

public class Baiqi {
    private SanShiLiuJi sanShiLiuJi;

    public Baiqi(SanShiLiuJi sanShiLiuJi) {
        this.sanShiLiuJi = sanShiLiuJi;
    }

    public void setSanShiLiuJi(SanShiLiuJi sanShiLiuJi) {
        this.sanShiLiuJi = sanShiLiuJi;
    }

    public void use(){
        sanShiLiuJi.useStrategy();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大战开始————");
        Baiqi baiqi = new Baiqi(new LianHuanJi());
        baiqi.use();
        System.out.println("————改变作战策略————");
        baiqi.setSanShiLiuJi(new FanJianJi());
        baiqi.use();
        System.out.println("————改变作战策略————");
        baiqi.setSanShiLiuJi(new JinChanTuoQiao());
        baiqi.use();
        System.out.println("————战争结束————");
    }
}

运行结果:

————大战开始————
白起使出连环计
————改变作战策略————
白起使出反间计
————改变作战策略————
白起使出金蝉脱壳
————战争结束————

策略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
1、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转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重复的代码。
2、 策略模式提供了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继承可以处理多种算法或行为。如果不是用策略模式,那么使用算法或行为的环境类就可能会有一些子类,每一个子类提供一个不同的算法或行为。但是,这样一来算法或行为的使用者就和算法或行为本身混在一起。决定使用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就和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从而不可能再独立演化。继承使得动态改变算法或行为变得不可能。
3、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多重转移语句不易维护,它把采取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与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统统列在一个多重转移语句里面,比使用继承的办法还要原始和落后。
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 策略模式造成很多的策略类,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有时候可以通过把依赖于环境的状态保存到客户端里面,而将策略类设计成可共享的,这样策略类实例可以被不同客户端使用。换言之,可以使用享元模式来减少对象的数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义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
    步积阅读 778评论 0 2
  • 1 场景问题# 1.1 报价管理## 向客户报价,对于销售部门的人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大、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不同的...
    七寸知架构阅读 5,140评论 9 62
  • 今天给大家说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话说在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硝烟四起,茶余饭后还是少不了娱乐活动的...
    Jet啟思阅读 5,554评论 4 17
  • 1 场景问题 1.1 报价管理 向客户报价,对于销售部门的人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大、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不同的客户要...
    4e70992f13e7阅读 3,147评论 2 16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099评论 19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