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语言发展也是需要感觉的统合。语言能力,包括发声、词汇认知、组句及语言逻辑、交谈、认字、阅读、书写等,这些能力和皮肤触觉、前庭感觉和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
孩子从初生的那一刹那,触觉的敏感度与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接着而来的各种触觉信息,更使大脑接受感觉信号的辨识能力更为细致,各种层次的信息都能在大脑有不同感觉。
我们人类独特的感觉层次辨识,也影响了大脑皮质的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及其彼此间的协调统合,让我们能够运用说话来模仿发出听到的声音。不过词汇学习的过程比发声更困难,这几乎要靠视、听、 嗅、味、触综合的感觉信息,逐渐统合成知觉的作用。词汇大多从名词和动词开始,所以视觉空间所产生的辨识东西的能力及身体运动对动词的认知,也发挥了其学习上的统合功用。
所以在认字及阅读方面,双眼的统合能力非常重要。前庭及固有感觉不佳,也会影响语句组合及语言逻辑。
前庭感觉不佳的孩子,常易受来自地心引力的干扰,难以维持内在平衡,大脑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的能力出现障碍。从而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前庭系统不健全,肌肉张力会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常坐姿不正,注意力涣散。
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常常像惊弓之鸟,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反应,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无法适当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 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以上这些有问题的孩子在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 到学龄期, 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显得十分笨拙、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父母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障碍,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品行障碍,长大了就会延续为人格障碍,变成犯罪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