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56

一、隋朝迁都洛阳的原因

章仇太翼言于帝曰:“陛下木命,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又谶云:‘修治洛阳还晋家。’”帝深以为然。——《资治通鉴-隋纪四》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

章仇太翼的判断在前面得到过验证,隋文帝最后一次要到仁寿宫之前,就是他极力劝阻,可惜文帝没有听他的。而且文帝在仁寿宫患病后,对炀帝杨广说,“章仇翼,非常人也。前后所言,未常不准。” 因此,炀帝对他更加信任器重。所以后来就从西安迁都到了洛阳。

二、酒后吐真言,真言真要命

蜀王秀之得罪也,右卫大将军元胄坐与交通除名,久不得调。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以蒲州失守除名,胄与和有旧,酒酣,谓和曰:“上官政,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因自拊腹曰:“若是公者,不徒然矣。”和奏之,胄竟坐死。于是征政为骁卫将军,以和为代州刺史。——《资治通鉴-隋纪四》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

元胄与丘和是旧相识,都被除名,心中郁结,因此一起喝酒谈心,看起来是人之常情。元胄在酒后发牢骚抱怨了几句,却忘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丘和竟然以此上奏。元胄最终因此丧命,而丘和却因此再次入仕。

看来,一方面喝酒不止误事,还可能丢命,少喝为好;另一方面,交友要慎重,切不可轻信。更不可为一时口快、或向对方表示坦诚,轻易妄言他人他事。

三、信息同步的重要性

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辛酉,世充命诸军各造浮桥渡洛击密,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虎贲郎将王辩破密外栅,密营中惊扰,将溃;世充不知,鸣角收众,密因帅敢死士乘之,世充大败,争桥溺死者万馀人。——《资治通鉴-唐纪一》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仅仅因为战况信息没有同步,本能赢得的战争,却转眼变成惨败。

本文转载自: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