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之一,老师说高中是最适合读三毛的年纪,再早一点不能理解,再晚一点会多一些误解。而我也确实在最恰当的年纪遇到了三毛。
最开始遇到三毛,是朋友的推荐。周围很多女生都看三毛,有得甚至因为三毛改变了她们的一生。我高中的闺蜜高考成绩已足以被北大录取,但她却毅然选择北外的西班牙语系,因为三毛是我们共同所爱,所以对于她这个选择,我一点也不例外。而我,因为三毛爱上写作,关于这一点,我们也都不言而喻。
但是在高三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她和我说:“你最近有看三毛吗?我发现当自己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回去翻翻她的书,心情会好起来。”
我并不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看三毛,因为看了以后会觉得三毛这些开心,这些豁达,反而是在隐匿她内心最深处的伤感。但之后,我开始思考,到底是“以我的眼观物,物皆我情”的原因,还是三毛真是如此呢?
三毛出的第一本书,也是最为众人所知道的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写的是她和荷西住在西属撒哈拉时发生的事。这是三毛所有作品中最明快的一本,而这本书里记述的故事也是三毛生命里最明朗的一部分。
而后出的《雨季不再来》,是她更年轻时的作品,只不过之后整理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三毛在年轻的时候,就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以至于凡事很难愉快和洒脱。
之后文章中的情绪如同崖前失足的快马,在悲伤这条路上一去不返,而且越走越远。所以说,三毛的死早已在她的每一本书里埋下了伏笔。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我在三毛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它是三毛作品和人生的转折。由《不死鸟》这一章分开,之前和之后也完全是不同的笔调。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三毛是一直在和自己斗争。她用笔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她不断地劝慰自己,让自己趋于理智。然而,她确实鼓舞了很多面临绝望的人,但可惜的是,在这场关于生死的抉择中,她终究没能战胜自己。
后来偶然间读到眭澔平写的关于三毛的遗书的一本书。里面,被三毛称为“小熊”的眭澔平说三毛的生命里有许多箱子。每一个箱子都代表三毛的一部分。荷西只与三毛分享了关于国际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这无非就是理解。三毛需要别人理解,需要有跟她有共同语言的人。荷西算是,所以荷西死了以后,不光是爱情,包括对理解的渴望,这两点,让三毛无法在世界上安分地生活。一个缺乏理解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一座孤岛。所以在之后的文字中,尤其是《万水千山走遍》里面,有着三毛可以被读得出的孤独,和排解不掉的伤感。以这样的角度去读《亲爱的三毛》和《送你一匹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她用来安慰我们的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就是三毛。大多数人看到她的欢乐,并以欢乐感染自己,一小部分人看得到她的忧伤,并对她的死给予理解。这AB面,没有对错,只有角度。
以欢乐观之,三毛是你的人生过客,你们彼此微笑,这也最接近三毛说的淡如水的友谊。
以悲伤观之,你会感到无法抑制的难过。就这好像纳兰词中运用的某些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往往更能刺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