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所厌恶的是否包含我自己,我十分地不乐意与这些丑陋的市侩的虚伪的灵魂打交道。这些身边经历的人事,让我对人性多了几层厌恶。故作关心的虚伪,乐于挤兑他人的丑陋,以及贪得无厌的攀比和欺软怕硬的懦弱。
人类也许生来就是懦弱以及虚伪的。
春节,是举家欢乐的日子,我们高聚一堂,然而热闹背后却也总令人无所适从。不知是我孑然无法融入,还是其实人人都是如此。那些被岁月以及世人摧残了的苦难的人儿,在时间的长河里不知不觉成了摧残他人的角色。人们乐于在自己所营造的世界里运用一套规则来评判大家乐于攀比的东西,虽受其所难而乐此不彼,想的有朝一日令众人嗟叹。猛然一回头,我发现自己也陷入了这样的陷阱。
这个世界,多少人追求权利追求金钱,因为大多数人会对其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这大多数人为什么要对有钱之人有权之人呈现出这样一副恶心的面孔?是为了恶心他们吗?
而又有多少人,因为突入其来的钱与权,变得无比神气与骄傲自大。身边有人通过多年努力终于熬出头买房买车买礼品,也终日卷进夸耀攀比的怪圈。有人因为房子拆迁大造花头只为多赔钱款,我始终没办法明白已有许多拆迁款而还贪心其他的这一心理。或许钱是不怕多的。
关于贪婪,无可否认人人都有。有人贪钱,有人贪逸,有人贪色,有人贪名,有人贪爱,有人贪寡,有人贪学,如果否认这一点也就是全权否认了人类本身,贪和欲本就牵连在一起。生理上的欲望使得我们追求温饱舒适快感,心理上的欲望使得我们追求认知上的满足。
而不幸的事有两点,一是我们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何为快乐?何为满足?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学习到生老病死的这个过程,所有我们能认知到的东西都是源自外界的,只是在成长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多了一层自我筛选辨别的能力,幸运的话可以触及创造领域。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且就认知层次来说分好多层,很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以及教师成了第一手的认知来源。可以说很矛盾的是家庭和学校教给了你学习以及生活的方式方法,但很悲哀的是很多时候都充满了不健全的空洞的理解。父母和我们说乖小孩要听话,却不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听话?听话的潜台词就是服从他人,为什么我们要服从他人?为什么大人讲话不允许小孩插嘴?不插嘴被视为乖巧,为了方便家长的生活牺牲了小孩的个性并且僵化了其思维。教师告诉我们要礼貌待人,见到老师问好,却在学生课下向其打招呼时视而不见。
其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世界,一个我们一手创造的供我们生活所需的世界。而恰恰也正是这个世界,正在试图吞噬我们的灵魂,扭曲了我们原先创造这个世界的初衷。食物供温饱却导致了不良有毒产品混乱横行,学识以求成长发展却成了盲目跟风的攀比,车房是满生活便捷安定之足却成了束缚我们的最大障碍。所有事物都随着各种人性因素的介入衍生出了夸张的形态。
欲成贪,贪得无厌,变成了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