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七)

   这一次李小西真正告别了讲台,告别了汹涌的人流和吵闹声,她不能说是永久的,但暂时的平静,让她感觉自己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每天七点起床,一般她会在六点半醒来,想想今天去做什么,比如她要拿上一本书,或者要练字,如果到校后没有其他的人或事,她的想法一般会实现。七点起床,也不用担心今天吃什么,毕竟有很多路通往学校,路过的地方有好多早餐店供她选择,有包子,菜夹馍,这两年她的早餐基本都是馍馍或者面包,甚至没时间考虑自己今天吃什么,手边有什么就直接放进包里,更谈不上营养。七点四十叫醒孩子给他穿好衣服,可以惭愧地说,孩子的衣服基本都是我穿,他太瞌睡了,每天晚上十点半开始睡觉都是正常情况,这些年操心姐姐晚上放学的事,这样的晚睡已经成为习惯。最迟八点出门,送他到幼儿园门口,这几天她选择从公园里穿行,这样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万物一起感受秋天一天天靠近,看很多人也是这样不紧不慢地走着,有人在公园里宽阔的地方随着音乐挥舞着自己手里的剑,气息吐纳之间的惬意让我觉得晚年也会幸福。路过一家早餐店,也想和这些人挤一挤,毕竟时间不用再赶,她也想吃一个菜夹馍,他们自己烙的饼子软硬刚好,自己拌的凉菜,香味四散开,就这个了,第一次叫店家给她夹馍馍,菜不要太多,太多了怕不可口,吃完后才感觉菜应该多一些好,因为味道的确不错。想着明天还是这个馍馍。
  从今年开始,一切都要改变。20年了,每天一起床,就被别人安排了要干什么,自己就像是蜂巢里的蜜蜂只顾着往密密麻麻的巢穴里倾倒蜂蜜,谁曾想一刹那竟是20年,回过头来,她连一届学生都没有完整地带出来,最长的只有四年,眼看着结果实了,就顺手让出去,让别人采摘去了,那些零零碎碎的学生和一直调换工作单位构成了她的20年,收获疲惫与挫败感的20年。
       她想要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今年终于如愿了。每天进门三个人的办公室总是安安静静的,打来开水倒满三只水杯,吃完早餐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当走进书本,就进入不一样的生活。最近读安徽桐城作家江觉迟的《雪莲花》也是《酥油》的姊妹篇,写她在麦麦草原创办学校的一些生活,这本书又一次将她带入藏地,这个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可是却又有多少人愿意在此逗留,克服身体和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看完这两本书,她就不好意思再说自己向往藏地的生活,怕被被人耻笑自己叶公好龙。
       当她敲击键盘,书写自己的境遇和感受,用不同的词语将一件华服或者蓑衣编织出来,或生涩或流畅都觉酣畅淋漓。当她摆出笔墨字帖铺开毛毡宣纸,就开始和故人对话,自己身为一个学生的谦卑和顺从感油然而生,慢慢一笔一划书写是对故人最高的敬意,这一切在以前的时间里是没有过的,那时碎片的时间只够抄写一首诗,有时提笔写字也是为了逃离嘈杂的声音躲进自己的世界里,有时看书没两行还要想想下一节上什么内容,又不得不拿起课本浏览一番。
    原来生活真的可以这样子,每天都能翻开书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想要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