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普通人”的动画,为何能成为这个夏天的大英雄?
快新闻,慢思考。
小读者们好,你们的“大朋友”贝东老爸又和大家见面啦!这个暑假,电影院里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在大家还在回味《南京照相馆》带来的感动时,一部动画电影悄悄地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它的名字叫《浪浪山小妖怪》,主角不是什么神通广大的大英雄,而是一群在浪浪山里默默无闻、甚至有点“打工人”心态的小妖怪。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居然一路“逆袭”,超过了经典的《大鱼海棠》,成为了中国影史上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
你去看了吗?这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一部关于“无名之辈”(电影的英文名就叫 Nobody)的电影,是怎样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人物”的?它又会给正在努力成长的中国动画带来什么样的悄悄话呢?今天,就让贝东老爸带大家一起,揭开这群小妖怪成功背后的秘密。
一个“逆跌”的票房神话
在我们深入探讨之前,先得弄明白《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成绩有多厉害。小读者们可能对“亿”这个单位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在它之前,国产二维动画的票房纪录保持者是2016年的《大鱼海棠》,票房是5.73亿元。而《浪浪山小妖怪》轻松地超越了这个数字,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更神奇的是一个词——“逆跌”。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上映后,周末票房最高,然后工作日会慢慢降下来。这就像我们刚放假时最兴奋,玩几天后就慢慢回归平静一样。但“小妖怪”偏不,它的票房在工作日居然比前一个周末还高!这说明,看过电影的人都在热情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快去看,超好看!” 靠着口口相传的力量,这群小妖怪硬是走出了一条不可思议的票房上扬线。
那么,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这部电影究竟施了什么魔法,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为它走进电影院呢?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这群“小妖怪”?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走进浪浪山,去认识一下电影的主角们。它们不是《西游记》里威风凛凛的孙悟空,也不是法力无边的妖王,而是一群最底层的“打工人”。
- • 小猪妖:他背井离乡,一心想考进大王洞的“正式员工”编制,却屡屡失败,只能在后厨打杂。他是不是很像我们身边那些为了理想在大城市里努力奋斗的大哥哥大姐姐?
- • 小蛤蟆精:他紧紧攥着自己的工牌,那个编号“9981”是他身份的唯一证明。这块牌子对他来说,既代表着他经历的磨难,也象征着被这个“集体”认可的渴望。
- • 公鸡怪:他是个“乙方”,就像一个设计师,辛辛苦苦做出了最棒的设计方案(画出了最像的唐僧师徒画像),却被“甲方”——也就是他的领导,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修改,最后选了一个最离谱的版本,他还得陪着笑脸。
小读者们发现了吗?这些小妖怪的烦恼,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普通人一模一样。他们会为了工作发愁,会因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而沮丧,也会在夜深人静时想家。电影用一个神话的外壳,包裹了一颗无比真诚的、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现实内心”。
当这群“Nobody”(无名之辈)喊出那句 “我想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时,电影院里的许多大朋友和小朋友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这不仅仅是小妖怪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声音。我们或许普通,但我们不甘于平庸,我们都想为了朋友、为了家人、为了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勇敢地搏一把。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让观众们愿意用一张张电影票,为这群“小妖怪”投上了最宝贵的一票。
“小妖怪”的胜利,给大人们上了哪三堂课?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不只是一个票房数字那么简单。对于制作动画和电影的大人们来说,这群小妖怪用自己的逆袭,结结实实地给他们上了三堂重要的课。
第一堂课:好故事要走进“人民”的心里。
过去,很多大片都喜欢拍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但“小妖怪”证明了,把镜头对准那些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小人物,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样能创造奇迹。这种“人民史观”的叙事方式告诉创作者们:别再飘在天上了,下来看看普通人的生活吧,那里有最动人的故事。当你真正为普通人拍电影时,观众会给你最热烈的回应。
第二堂课:一个成功的“IP养成”新模式。
小读者们知道吗?《浪浪山小妖怪》其实源自于一部非常火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制作方先通过短片来“试水”,看看观众喜欢哪个故事、哪个角色。当发现“小妖怪”的故事特别受欢迎后,才决定投入更多资源,把它拍成一部大电影。这就像开一家餐厅前,先摆个小摊,看看哪道菜最受欢迎,然后再开一家主打这道菜的大饭店。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风险,也提前积累了人气。
第三堂课:真正的“大多数”是沉默的,但他们会用行动投票。
在电影上映前后,网络上也有一些小小的争议和抵制声音。但这些喧嚣并没有影响电影的脚步。它用一路高歌的票房证明,那些在网上声音特别大的小群体,并不代表所有观众。绝大多数的观众可能平时不怎么在网上发言,但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会用买票这种最实际的行动,去支持他们真正认可的好作品。
总结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开中国3D动画的想象力天花板,到今天《浪浪山小妖怪》刷新2D动画的票房纪录,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脉络:中国动画不再仅仅满足于模仿和炫技,而是开始真正地向内探索,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引发深刻情感共鸣的故事。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就像一声响亮的号角,它告诉所有的创作者:请相信故事的力量,请相信普通人的力量,请相信真诚的力量。只要你用心讲述一个好故事,观众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思考与讨论
- 1. 《浪浪山小妖怪》是从《西游记》这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里,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你还能想到哪些我们熟知的神话、童话或者历史故事,也可以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去重新讲述呢?
- 2. 电影里小猪妖的愿望是“我想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对你来说,“你喜欢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和爸爸妈妈或者朋友们一起聊一聊。
新闻词汇表
- 1. 二维(2D)动画: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经典卡通片,是由画师一张一张地把画面画出来,然后让它们连续播放形成的动画。它看起来是平面的。
- 2. 票房:指一部电影在电影院上映后,通过卖票获得的总收入。这个数字是衡量一部电影受不受欢迎的重要标准。
- 3. IP:是“知识产权”的简称。在这里,它指的是一个有名的故事、角色或者世界观,比如“西游记”就是一个大IP,可以用来创作新的电影、游戏等。
- 4. 逆跌:一个经济术语,在电影领域指票房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工作日下跌,反而出现了上涨。这通常说明电影的口碑非常好,吸引了更多人去看。
- 5. 共鸣:当你看一个故事或听到一首歌时,感觉自己的内心被触动了,觉得“啊,我完全理解这种感受”或者“这个角色太像我了”,这种感觉就叫共鸣。
- 6. 打工人:网络流行词,泛指所有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人。这个词带有一些自嘲的幽默感,但背后是对平凡奋斗者的致敬。
- 7. 人民史观:一种看待历史的角度,认为历史不只是由英雄和伟人创造的,更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共同推动的。因此,普通人的故事也同样重要。
- 8. 信息茧房:指一个人在网络上,会不自觉地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认同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像被一个看不见的“茧”包围起来,听不到外面的不同声音。
《贝东日报》| 给孩子的新闻
我是贝东老爸,这里是你的 《贝东日报》,这不仅是给孩子的新闻,更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天下大事孩子也能懂,期待下次和你们一起探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