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我叫张海燕,我正在参加千晓教育导师型父母训练营21天打卡活动,我将用导师型父母的思维来观察我的孩子。
我今天看到了我们全家的成长点是:
1.妈妈(我)——每天坚持运用晨跑的时间收听有关家庭教育的专题课程,在不断重复收听的过程中,加深对新时代家庭教育观的深刻理解,并将学到的理念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全家人的幸福指数。
2爸爸(先生)——为了保证我有一个安静的上课环境,会主动在我上课之前把二宝带出去,陪着二宝一起在篮球场上打篮球,爸爸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更有力量。
3姐姐(女儿)——今天弟弟肚子不舒服,需要喝药,由于药太苦,孩子喝不下去。我和梁老师采取了强硬的方法,女儿看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弟弟,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客厅一把抱住弟弟,搂在怀里安抚弟弟的伤心情绪,儿子在坐在女儿腿上的瞬间,没有了哭声,为这份真挚的姐弟情感动,明天改变策略,用商量的口气与二宝沟通喝药的事情,看看效果怎么样。
4弟弟——去诊所看病,看到叔叔会主动打招呼,诊所里的阿姨让他去吃零食,宝贝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坐在车上我表扬了孩子今天的两个进步:a主动喊叔叔,b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得到妈妈的肯定儿子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开心。
昨天下午观看了段老师的空中沙龙,被一句话震撼——我们不是心理治疗,我们是在做教育。
强国必先强教育,强教育必先强老师,作为孩子永远的老师——家长,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老师,在学校负责党建,德育和家校共育工作,我要努力成长,把我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智慧,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家长。
家人们行动起来吧!
我们在一起,注定了不起